《也是山人医案》 - 三消 顾(四○)肺胃交炽.右脉数搏.消渴善饥.此属中上消症.拟甘寒方. 鲜生地(一两) 清阿胶(二钱) 粳米(二钱) 生石膏(五钱) 麦冬(二钱) 生甘草(三分) 知母(一钱) □ 林(三六)热胜渴饮.甘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4.4W #也是山人医案
《也是山人医案》 - 燥 苏(廿五)肺胃素虚.咽干唇裂.上 干痛.频渴不多饮.脉偏大于右寸.此属秋燥致伤.拟甘寒生津. 霍石斛(一钱) 北沙参(一钱五分) 麦冬(二钱)鲜生地(五钱) 玉竹(二钱) 生甘草(三分) □ 曹(三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3.9W #也是山人医案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鼻(第八十四) 酒 鼻,血热入肺,以四物汤加陈皮、酒红花、酒炒黄芩,煎,入好酒数滴就调,炒五灵脂末服之,效。 又方∶用桐油入黄连,以天吊藤烧油,热敷之。或问酒 病为名,必饮热酒所致乎?曰∶不然,非饮酒者亦病之。盖鼻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3.4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痞(第五十一) 心下满而不痛,谓之痞。食积兼湿,心下痞,须用枳实、黄连。痞挟痰成窠囊,用桃仁、红花、香附、大黄之类。食已心下痞,橘皮枳术丸。 治痞满方∶黄芩(酒浸一两) 黄柏(酒浸一两) 滑石(五钱) 甘草(二钱)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3.5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水肿(第三十) 因脾虚不能行浊气,气聚则为水,水溃妄行,当以参、术补脾,使脾气得实,则自能健运,自然升降运动其枢机,而水自行,非五苓神 之行水也。大抵宜补中行湿,利小便,切不可妄下,以二陈汤加人参、苍术、白术为主,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9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手镜》 - 战栗(四十八) 战者,身摇,外也。栗者,心战,内也。微则振,甚则战,又甚则栗。其人本虚,邪与正争。邪与外正气争则战,邪与内正气争则栗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8W #丹溪手镜
《丹溪手镜》 - 吐呕(四十四) 吐,物出也,胃中虚冷。吐血有热毒,宜犀角地黄汤;有虚寒,宜理中汤。 呕,有声也。干呕有寒,宜姜附;有热,宜五苓;有水气,宜小青龙也。 有热呕者,呕而发热,少阳证具及呕不止,心下急,郁郁微烦,宜大柴胡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3.1W #丹溪手镜
《临证实验录》 - 惊恐血崩证 刘某,32岁,上社乡人,1991年8月5日求诊。言称追于种种原因,于上月施行绝育手术。肝气不舒,复受惊吓,致40日内出血三次,量多如崩,少腹抽引作痛。今又延期8日。症见神疲不支,面黄少华,略带浮肿,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3.1W #临证实验录
《金匮玉函要略辑义》 -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(论七首、脉证五条、方九首) 师曰.病有风水.有皮水.有正水.有石水.有黄汗.风水.其脉自浮.外证骨节疼痛恶风.皮水.其脉亦浮.外证 肿.按之没指.不恶风.其腹如鼓不渴.当发其汗.正水.其脉沉迟.外证自喘.石水.其脉自沉.外证腹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8W #金匮玉函要略辑义
《金匮玉函要略辑义》 - 杂疗方第二十三(论一首、证一条、方二十二首) (案以下三篇.魏尤并不载.) 退五脏虚热.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.(冬三月加)柴胡(八分) 白术(八分) 大腹槟榔(四枚并皮子用) 陈皮(五分)生姜(五分) 桔梗(七分) (春三月加)枳实 (减)白术(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8W #金匮玉函要略辑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