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温病正宗》 - 三十八、太阴阳明之表受邪湿热居多 湿热之邪,从表伤者十之一二,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。阳明为水谷之海,太阴为湿土之脏,故多阳明、太阴受病。 太阴之表,四肢也,阳明也;阳明之表,肌肉也,胸中也。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,四肢倦怠,肌肉烦疼,亦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1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二十二、论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源不同治法各异 冬时伏邪,郁伏至春夏,阳气内动,化热外达,此伏气所发之温病也。《内经》云∶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。又云∶凡病伤寒而成温者,先夏至日为病温,后夏至日为病暑。《难经》云∶伤寒有五,有温病,有热病。《伤寒论》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1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三十六、湿证非易治之病 湿伤脾阳,在中则不运痞满,传下则洞泄腹痛。伤胃阳,则呕逆不食,膈胀胸痛。两伤脾胃,既有脾证,又有胃证也。其伤脾胃之阴若何?湿久生热,热必伤阴,古称湿火者是也。伤胃阴,则口渴不饥;伤脾阴,则舌先灰滑,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0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九、伤寒温热疫邪传入不同 伤寒之邪,自表传里,里证皆表证所侵入;温热之邪,自里达表,表证皆里证所浮越;惟疫邪由膜络中道,随表里虚实,乘隙而发,不循经络传次,亦不能一发便尽。吴又可发明九传,及热结旁流,胶闭而非燥结,皆为特识。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6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九、《伤寒补天石》 (一)温病者,冬月伏寒之所变也。冬月伏阳在内,感寒不即病,伏藏于肌肤之间,至春时温气将发,又受暴寒,故春变为温病,既变之后,不得复言为寒矣。又伤寒汗下后,过经不解,亦名温病。并不可发汗,盖过经而发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8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第四章 分症(当前章节内容组合) 一、春温 雷少逸曰∶经谓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,是训人有伏气之为病也。夫冬伤于寒,甚者即病,则为伤寒;微者即不病,其气伏藏于肌肤,或伏藏于少阴,至春阳气开泄,忽因外邪乘之,触动伏气乃发。又不因外邪而触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附方 治温病无汗,温疟渴饮,冬温之邪内陷。 鲜芦根(五钱) 生石膏(六钱) 连翘(三钱) 竹叶(一钱五分) 淡豆豉(三钱) 绿豆衣(三钱) 水煎服。 此治温病无汗之主方。其伏气虽不因风寒所触而发,然亦有有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9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七、燥病 雷少逸曰∶推六气之中,燥金主气,自秋分而至立冬,喻嘉言以燥令行于秋分之后,所以谓秋不遽燥,确与气运相合也。沈目南云∶《性理大全》谓燥属次寒,奈后贤悉谓属热,大相径庭。如盛夏暑热炎蒸,汗出 ,肌肉潮润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7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五、伏暑 杨如侯曰∶冬月头痛,微恶寒,面赤烦渴,舌白,脉濡而数,此冬月触动伏暑之邪而病者也。按虽在冬月,独太阴伏暑,不得误作伤寒。盖头痛恶寒,内伤寒无异,而面赤烦渴,则非伤寒矣。然犹似伤寒阳明证,至脉濡而数,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7W+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二、风温 雷少逸曰∶风温之病,发于当春厥阴风木行令之时,少阴君火初交之际。陈平伯谓∶春月冬季居多,春月风邪用事,冬初气暖多风,风温之病,多见于此。其实大为不然,不知冬月有热、渴、咳嗽等证,便是冬温,岂可以风温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6W+ #温病正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