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学三字经》 - 厥阴 乌梅丸 乌梅(九十三枚) 细辛(六钱) 干姜(一两) 当归(四钱) 黄连(一两六钱) 附子(六钱,炮 蜀椒(四钱,炒 桂枝 人参 黄柏(各六钱) 各另研末,合筛之,以苦酒浸乌梅一宿,去核,饭上蒸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阳明 白虎汤 石膏(八钱,碎绵裹 知母(三钱) 炙草(一钱) 粳米(四钱) 水三杯,煎一杯,温服。 调胃承气汤 大黄(四钱,清酒润 炙草(二钱) 芒硝(三钱) 水二杯半,先煮大黄、甘草取一杯,去滓,入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5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少阳 小柴胡汤 柴胡(四钱) 人参 黄芩 炙草 生姜(各一钱) 半夏(二钱) 大枣(二枚) 水二钟,煎一钟,去滓,再煎八分,温服,一日夜作三服。胸中烦而不呕者,去半夏、人参,加栝蒌二钱。渴者,去半夏,加人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1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伤寒方(当前章节内容组合) 太阳 桂枝汤 桂枝 白芍(各三钱) 甘草(二钱,炙 生姜(三钱,切片 大枣(四枚) 水二杯,煎八分,温服。服后少顷,啜粥一杯,以助药力,温覆微似汗。若一服病止,不必再服;若病重者,一日夜作二服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痰饮方 化痰丸(王节斋 治津液为火熏蒸,凝浊郁结成痰,根深蒂固,以此缓治之。 香附(童便浸炒,五钱) 橘红(一两) 栝蒌仁(一两) 黄芩(酒炒 天门冬 海蛤粉(各一两)青黛(三钱) 芒硝(三钱,另研 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方 五淋汤 赤茯苓(三钱) 白芍 山栀子(各二钱) 当归(一钱) 细甘草(一钱四分) 加灯芯十四寸,水煎服。解见《时方歌括》。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。治小便点滴不通,及治冲脉上逆、喘呃等证。 黄柏 知母(各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眩晕方 一味大黄散 鹿茸酒 二方见上“三字经”注。 加味左归饮治肾虚头痛如神,并治眩晕目痛。 熟地(七八钱 山茱萸 怀山药 茯苓 枸杞(各三钱 细辛 炙草(各一钱 川芎(二钱 肉苁蓉(酒洗,切片三四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4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呕哕吐方 二陈汤 半夏(二钱 陈皮(一钱 茯苓(三钱 炙草(八分) 加生姜三片,水二杯,煎八分服。加减法详“三字经“注。 小柴胡汤 方见《伤寒》。 吴茱萸汤 方见《隔食反胃》。 大黄甘草汤(《金匮》 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黄汗 汗出沾衣而色黄也。汗出入水,水邪伤心;或汗出当风所致。汗与水皆属水气,因其入而内结,则郁热而黄,其脉沉而迟。外证身发热,四肢头面肿,久不愈必致痈脓。 黄 桂枝芍药苦酒汤(《金匮》 治身体肿,发热汗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9W #医学三字经
《医学三字经》 - 正水 水之正伏也。其脉迟者,水属阴也。外证自喘者,阴甚于下,不复与胸中之阳气相调,水气格阳而喘也。其目窠如蚕,两胫肿大诸证,《金匮》未言,无不俱见。 愚按∶正水《金匮》未出方。然提纲云∶脉沉迟外证自喘,则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三字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