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经大成》 - 人参固本丸一 人参 天冬(各二两) 麦冬 生地 熟地黄(各四两) 本犹根也,肺气根于丹田,故肺肾为子母之脏。乃用人参益肺,二冬清肺,熟地补肾,生地凉肾。肺足自生水,且使肾能纳气。水足可胜火,而后火不刑金。二本固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目经大成
《目经大成》 - 八廓 不尘子曰∶八廓备位八卦,脉络左右经纬,贯通脏腑以应乎八卦之象,又张小使大,开扩五轮之旨,故曰廓。 如干为白珠,络通大肠之腑,脏属于肺。肺者相傅之官,治节出焉。大肠者传导之官,变化出焉。肺与大肠相为表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9W #目经大成
《目经大成》 - 暑火燥热异同论 暑热同气也,昔分为二。燥火异体也,今合为一。李明之曰∶静而得之为伤暑,动而得之为中热。盖谓闲逸人,偶憩广亭高榭,为水木阴寒所抑,天气不伸而伤暑。辛苦人负重劳作,耦耕远役,火暑迸逐而热中。王安道以静得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目经大成
《目经大成》 - 六气之图(图缺) 司天主在上半年 在泉主在下半年 子午卯酉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司天在泉宜清之 寅申巳亥年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司天在泉宜凉以和之 辰戌丑未年太阴湿土太阳寒水司天在泉宜温之 然当察病调治不可热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9W #目经大成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涌泉疽足底疔论 涌泉疽(肾经穴位,在足心),生于足心,又名井泉疽,俗名病穿板,又名穿窟天蛇。属少阴肾经虚损、湿热下注而成。若高突 肿,过候即溃脓者,毒浅易愈;若或麻或痒,黑陷不痛,二十一日之内不溃脓者,属阴败之证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1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百会疽玉枕疽论 百会疽者,一名玉顶疽。起于前顶后一寸五分,顶中央旋毛中,督脉、足太阳之交会处。初起寒热大作,形如粟米,根盘坚硬,疼痛彻脑,头如顶石,色赤者,可治。此由阳经亢极,热气不散,气血凝滞,结聚巅顶而成;或由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2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鼻渊鼻痔鼻衄论 鼻渊者,鼻流浊涕不止,或黄或白,或带血如脓状,久而不愈,即名脑漏。乃风热烁脑而液下渗,此肾虚之证也。经曰∶脑渗为涕。又曰∶胆移热于脑。《原病式》曰∶如以火烁金,热极则化为水。然究其原,必肾阴虚而不能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3W #疡科心得集
《温病正宗》 - 九、《伤寒补天石》 (一)温病者,冬月伏寒之所变也。冬月伏阳在内,感寒不即病,伏藏于肌肤之间,至春时温气将发,又受暴寒,故春变为温病,既变之后,不得复言为寒矣。又伤寒汗下后,过经不解,亦名温病。并不可发汗,盖过经而发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3.2W #温病正宗
《温疫论》 - 妄投补剂论 有邪不除,淹缠日久,必至 羸,庸医望之,辄用补剂,殊不知无邪不病,邪去,而正气得通,何患乎虚之不复也?今投补剂,邪气益固,正气日郁,转郁转热,转热转瘦,转瘦转补,转补转郁,循环不已,乃至骨立而毙,犹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1W #温疫论
《温热经纬》 - 仲景疫病篇 (山阴陈坤载安注)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,法当清邪中于上焦,浊邪中于下焦。清邪中上,名曰洁也;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。阴中于邪,必内栗也。表气微虚,里气不守,故使邪中于阴也。阳中于邪,必发热头痛,项强颈挛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4W #温热经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