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儿科萃精》 - 火热喘急 小儿因火邪刑金,作喘有声者,外候口干舌燥,渴甚,面赤唇红。审其脉证,属肺热者,古法主凉膈散(如黄芩、大黄、连翘、芒硝、生甘草、栀子、薄荷,引用竹叶、生蜜)。 〔真按〕此方芒硝、薄荷可不用。 属胃热者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9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痰饮喘急 小儿痰饮作喘,实因痰壅气逆,其音如潮。响声如曳踞者,古法主苏葶滚痰丸(方见食积咳嗽)。 〔真按〕此方太猛,慎勿轻试。但用甜葶苈三分,淡海蜇皮三钱,鲜荸荠三枚,生甘草五分,煎好,以枇杷露、杏仁露各半两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疳肿胀 小儿疳病肿胀之证,气逆喘咳,胸膈痞闷,肚腹肿胀,面色浮光,多因传化失宜,脾肺两伤所致,古法主御苑匀气散(如桑皮、桔梗、赤苓、甘草、藿香、陈皮、木通,引用姜皮、灯芯)。 〔真按〕疳者干也,灼津液而干于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9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汗解 《经》曰∶阳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。又曰∶阳加于阴,谓之汗。又曰∶心为汗。夫心之所藏,在内者为血,在外者为汗。汗乃人之津液,存于阳者为津,存于阴者为液,发泄于外者为汗。若汗无故而出者,乃因阴阳偏胜也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风寒咳嗽 小儿脱衣,偶为风冷所乘,肺先受邪,使气上逆,冲塞咽膈,发为咳嗽,嚏喷流涕,鼻塞声重,频唾痰涎,古法主先以参苏饮疏解表邪(如苏叶、干葛、前胡、陈皮、半夏、生甘草、炒枳壳、桔梗、赤茯苓等味)。 再以金沸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食积咳嗽 小儿积嗽,因食积生痰,热气熏蒸,肺气上促痰壅,频频咳嗽。便溏者,古法主曲麦二陈汤(如陈皮、姜制半夏、茯苓、生甘草、姜制黄连、山楂、炒麦芽、炒神曲、栝蒌仁、炒枳实,引用姜、枣)。 便秘者,古法主苏葶滚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痰证解 痰本水谷所化,其所化何以变为痰,盖所化之津液不能四布,留于胸中,变为浊液,故书多责于脾。谓脾气清澈则痰不生,脾气浊混则痰始成。小儿之痰,多由乳食无节,或过食浓味,脾胃不能运化而生。若阴气素盛,则化为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胎疝 孕妇啼泣过伤,气结不散,蕴于胞中,令儿生下胞硬疼痛,名曰胎疝,轻者古法主十味苍柏散(如醋炒青皮、炮附子、黄柏、南山楂、苍术、制香附、益智仁、醋炒延胡索、桃仁、炙甘草,引用小茴香)。 重者,古法主金铃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1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黄胆解 《经》曰∶身痛而色微黄,齿垢黄,耳目上黄,黄胆也。又曰∶溺黄赤安卧者曰黄胆,已食如饥者曰胃疸。 古人论小儿黄胆一证,皆云湿热郁久,外发肌肤,其候遍身面目皆黄,甚则深黄,面如烟熏之状,其中又有阴阳之别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哺露疳 小儿因乳食不节,大伤脾胃,则成哺露疳。其证羸瘦如柴,吐食吐虫,心烦口渴,头骨开张,日晡蒸热,诸病状。古法主先用集圣丸消其积滞〔如芦荟、炒五灵脂、夜明珠(淘洗烘干)、缩砂、木香、陈皮、莪术、使君子肉、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儿科萃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