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心法》 - 漏疮二十七 漏疮,先须服补药生气血,用参、术、 、芎、归为主,大剂服之。外以附子末,津唾和作饼子,如钱浓,以艾灸,漏大炷大,漏小炷小。但灸令微热,不可使痛。干则之,则再研如末,作饼再灸。如困则止,来日再灸,直至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9W #丹溪心法
《丹溪心法》 - 咳逆三十一 咳逆有痰、气虚、阴火,视其有余不足治之。其详在《格致余论》。不足者,人参白术汤下大补丸;有余并有痰者吐之,人参芦之类。痰碍气而呃逆,用蜜水吐,此乃燥痰不出。痰者,陈皮、半夏;气虚,人参、白术;阴火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丹溪心法
《丹溪手镜》 - 舌上胎(三十九) 热也,津液结搏为膜在舌上。 白滑者,邪气初传入里,客于胸中,栀子豉汤主之。 又阳明误下,白胎者,同治。 半表半里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 不滑而涩,是结热在里,表里俱热,口大干,舌上干燥,白虎汤加参主之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丹溪手镜
《丹溪心法》 - 呕吐二十九 凡有声有物,谓之呕吐;有声无物,谓之哕。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,二陈汤加炒山栀、黄连、生姜;有久病呕者,胃虚不纳谷也,用人参、生姜、黄 、白术、香附之类。呕吐,朱奉议以半夏、橘皮、生姜为主。刘河间谓呕者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2W #丹溪心法
《丹溪手镜》 - 不得眠卧(三十七) 眠者,常睡熟也。不得眠者,虽睡不熟,且安静不烦也。卧者,欲睡着而复醒也。不得卧者,欲安卧而烦闷不能安也。二者皆由汗吐下而生。胃虚则不得眠。心虚则不得卧。汗吐下后不得眠,枝豉主之。日烦夜静,姜附主之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9W #丹溪手镜
《丹溪心法》 - 痔疮二十六 痔疮专以凉血为主。 【入方】 人参 黄 生地黄 川芎 当归(和血) 升麻 条芩 枳壳(宽肠) 槐角(凉血生血) 一方无黄连。 熏浣 五倍子 朴硝 桑寄生 莲房(又加荆芥) 煎汤,先熏后洗。又冬瓜藤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 #丹溪心法
《丹溪心法》 - 恶心三十 恶心有痰、有热、有虚,皆用生姜,随证佐药。 戴云∶恶心者,无声无物,心中欲吐不吐,欲呕不呕。虽曰恶心,实非心经之病,皆在胃口上,宜用生姜,盖能开胃豁痰也。 【附录】恶心,欲吐不吐,心中兀兀,如人畏舟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2W #丹溪心法
《丹溪手镜》 - 烦躁(三十五) 烦而扰,扰而烦,阳也。为热之轻者,烦躁谓先烦而渐至躁也;躁为愤躁而躁阴也,为热之重者。躁烦谓先躁而后烦者也。 有不烦而躁者,怫怫然便作躁闷,此为阴盛格阳也。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,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也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丹溪手镜
《丹溪心法》 - 咯血二十一 (附痰涎血) 咯血,痰带血丝出者,用姜汁、青黛、童便、竹沥入血药中用,如四物汤加地黄膏、牛膝膏之类。咯唾,血出于肾,以天门冬、麦门冬、贝母、知母、桔梗、百部、黄柏、远志、熟地黄牡蛎、姜、桂之类;痰涎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丹溪心法
《丹溪心法》 - 衄血二十二 衄血,凉血行血为主,大抵与吐血同,用山茶花为末,童便、姜汁酒调下。犀生地黄汤,入郁金同用,如黄芩、升麻、犀角能解毒。又以郁金末、童便、姜汁并酒调服血逆行,成血腥,或吐血,或唾血,用韭汁服之,立效。治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丹溪心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