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幼幼新书》 - 疮疹已出未出第五 宋秦承祖方治疮疹渐作,身热似伤寒候,只耳尖脚稍冷,或腹痛者,是疮疹。 上用蝉蜕二十一个,洗去泥,为末。用水一盏,慢火煎至七分,去滓,量大小温服。如觉疮疹已出,便根据前服三、五次。若冷服,即有疮痕。若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4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疮疹倒第七 《灵苑》治时疾发豌豆及赤疮子未透,心烦狂躁、气喘妄语,或见鬼神。龙脑子方 上用龙脑一钱细研,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肉大。每服一丸,紫草汤化下。少时心神便定,得睡,疮疹发透。根据常将息取安也。《活人书》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3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疮疹初出第四 《圣惠》∶小儿未与疏转,急服紫草饮子方。 上用紫草二两,细锉,以百沸汤一大盏沃,便以物合定,勿令紫草气出。量儿大小,温温服半合至一合。服此药疮子虽出,亦当轻尔。(诸方书莫不以服紫草为先。) 《圣惠》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3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疮疹未见乃可疏利第三 《圣惠》∶凡断乳婴孩、童子患疹痘疾候,初觉多似伤寒。面色与四肢俱赤,壮热头痛,腰背疼,足多厥冷,眼睛黄色。脉息但多洪数、绝大不定,小便赤少,大便多秘。才觉四肢色候及脉息虽是疹痘疾,未攻皮毛穴出者,便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4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疟后引饮第二十 《巢氏病源》小儿疟后内热渴引饮候∶疟病者,是夏伤于暑,热客皮肤,至秋复为风邪所折,阴阳交争,故发寒热成疟。凡疟发欲解则汗,汗则津液减耗,又热成于脏,脏虚燥,其疟瘥之后,腑脏未和,津液未复,故内犹热,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5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疮疹候第二 《巢氏病源》伤寒发痘疮候∶伤寒热毒瓦斯盛,多发 疮。其疮色白或赤,发于皮肤。头作瘭浆戴白脓者,其毒则轻;有紫黑色,作根隐隐在肌肉里,其毒重。则甚者,五内七窍皆有疮,形如发痘,故以名焉。 茅先生∶小儿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3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疮疹论第一 《圣惠》论∶婴孩患疹痘、疮子者,皆是积热在于脏腑,蒸郁热毒散于四肢。小儿皮肉嫩弱,多成此疾。凡食乳婴孩,汤药不可与童儿同。同疗则药过剂,必有损也。盖由饮啜热乳在于脏腑,热极方成此疾。腑热生于细疹,脏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6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疟后头面浮肿第二十二 《圣惠》治小儿疟发后,肚胀兼头面浮肿。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 柴胡(去苗) 川大黄(锉碎,微炒) 桑根白皮(锉。各用半两,《婴孺》各用一分) 甘草(一分,炙微赤,锉) 上件药捣,粗罗为散。每服一钱。以水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4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疟后胁内结硬第二十一 《巢氏病源》小儿疟后胁内结硬候∶疟是夏伤于暑,热客于皮肤,至秋复为风邪所折,阴阳交争,故发寒热。 其病正发寒热交争之时,热气乘脏,脏则燥而渴,渴而引饮;饮停成癖,结于胁下。故瘥之后胁内结硬也。 《葛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5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久疟第十九 《巢氏病源》大人、小儿久疟候∶夫疟,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。热盛之时,发汗、吐下过度,腑脏空虚,荣卫伤损,邪气伏藏,所以引日不瘥,乃休作也。夫疟岁岁发,至三岁发,连日发不解,胁下有痞。治之不得攻其痞,但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5W #幼幼新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