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儿科萃精》 - 脾虚泻 小儿脾虚泄泻,多因脾不健运,故每逢食后作泻,腹满不渴,精神短少,面黄懒食,肌肉消瘦,古法主参苓白术散(方见脾疳)。 〔真按〕小儿脾虚泄泻,最防转为慢惊,方用扁豆衣钱半,炒白术钱半,结猪苓钱半,炒泽泻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1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夹惊吐 小儿多因饮食之时,忽被惊邪所触而吐,其证频吐青涎,身体发热,心神烦躁,睡卧不宁,古法主先用全蝎观音散截其风〔如人参、蜜制黄 、炒扁豆、茯苓、莲肉、煨木香、白芷、羌活、防风、天麻、全蝎(去毒)、炙甘草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伤乳吐 小儿因乳食过饱,停蓄胃中,以致运化不及,吐多乳片,犹如物盛满而上溢也。其证身热面黄,肚腹膨胀,古法主消乳丸(如制香附、炒神曲、炒麦芽、陈皮、炒砂仁、炙甘草,共为细末,滴水为丸,如粟米大),量儿大小服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9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飧泻 小儿飧泻,或因春伤风邪,清气下陷,脾失健运,以致完谷不化,古法主补中益气汤(如人参、蜜制黄 、土炒当归、土炒白术、炙甘草、陈皮、土炒升麻、醋炒柴胡,引用姜枣)。 若泄泻日久,肠滑不禁者,古法主四神丸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8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火泻 小儿因脏腑积热,或外伤暑热,故泻时暴注下迫,肚腹疼痛,心烦口渴,泻多黄水,小便赤色,古法主先用玉露饮清其热(如寒水石、石膏、生甘草,共为细末),量儿大小,温汤不拘时调服,再用四苓汤利其水(如茯苓、白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中寒泻 小儿过食生冷,以致寒邪凝结,肠鸣腹胀,时复疼痛,所泻皆澄澈清冷,面色淡白,四肢厥冷,饮食懒进,古方主理中汤以温中(方见前)。 止泻,古方主诃子散(如面煨诃子、肉豆蔻、土炒白术、人参、茯苓、煨木香、陈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9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寒吐 小儿过食生冷,或乳母当风取凉,使寒气入乳,小儿饮之,则成寒吐。其候朝食暮吐、乳食不化,吐出之物,不臭不酸,四肢逆冷,面唇色白,治当温中定吐。 胃寒者,古法主姜橘散(如白姜一钱,陈皮一两,炙甘草一钱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虚吐 小儿虚吐,多因胃气虚弱,不能消纳乳食,致成此证。其候精神倦怠,囟门煽动,睡卧露睛,自利不渴,频频呕吐,古法主丁沉四君子汤(如人参、炒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丁香、沉香,引用煨姜)。 〔真按〕小儿因虚而吐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8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痰饮吐 小儿饮水过多,以致停留胸膈,变而为痰,痰因气逆,遂成呕吐之证,其候头目眩晕,面青,呕吐痰水涎沫也。 古法主香砂二陈汤(如二陈汤本方加藿香、砂仁)。 虚者古方主香砂六君子汤(如六君子汤本方加藿香、砂仁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2.0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虫吐 小儿虫吐之证有二∶(甲)因胃经热蒸而吐;(乙)因胃经寒迫而吐,皆能令虫不安,扰乱胃中而作吐也,其证唇色或红或白,胃口时痛时止,频呕清涎。属寒属热,当从阴阳之证辨之。热者,古法主化虫丸(如芜荑、鹤虱、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+ #儿科萃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