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附∶原脉论(出《保命集》) 大道之浑沦,莫知其原。然至道无言无以明其理,大象无形,非立象无以测其奥,道象之妙,非言不明。尝试原之脉者何也?非气非血,动而不息,营行脉中,卫行脉外,经曰∶脉者,血之府也。自《素问》而下迄于今,经所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用药中病不必尽剂 治寒以温,治热以凉,但中病即止,矫枉则过正也。盖凉药频施,必至于呕恶沉冷,温药频施,必至于烦躁烘热。所贵酌量权度,一毫无过用焉,是为活法。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8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脉病逆顺论 岐伯曰∶凡人形盛脉细,少气不足以息者,危;形瘦脉大,而胸中多气者,死。形气相得者,生;参伍不调者,病。诚哉是言,脉病逆顺之不可不早辨也。盖人有强弱盛衰之不等,而脉实应焉;脉有阴阳虚实之不同,而病实应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男女气血则一论 血气即阴阳也,不论男女长幼均具之。人之有病皆知调气,而血之一字念不到焉。至于调气不愈,加以消痰、逐水,无所不至,其病自如是,皆血之为患,伏于冥冥之中而不可测识矣。假如妇人得病于经水来去之时,固有可验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五脏所主论 夫在天之风,在地为木,在人为肝,惟肝则主风。在天之热,(暄、暑、炽、燠,热之用也。)在地为火,在人为心,惟心则主热。在天之湿,在地为土,在人为脾,惟脾则主湿。 在天之燥,在地为金,在人为肺,惟肺则主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8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问病论 东坡先生尝曰∶吾平生求医,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,至于有疾,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诊视,使医者了然,知厥疾之所在,虚实冷热先定于中,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。故虽中医,疗疾常愈。吾求疾愈而已,岂以困医为事哉?诚哉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8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附∶十二经脉歌 手太阴肺中焦生,下络大肠出贲门,上膈属肺从肺系,系横出腋 中行,肘臂寸口上鱼际,大指内侧爪甲根,支络还从腕后出,接次指属阳明经。此经多气而少血,是动则病喘与咳,肺胀膨膨缺盆痛,两手交瞀为臂厥。所生病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诸阴诸阳论 禀五行之气而为万物之最灵者,人也。人禀五行之气而生,曰阴与阳,谁独无是哉?心为手少阴,肾为足少阴,肺为手太阴,脾为足太阴,肝为足厥阴,心包络为手厥阴,此手三阴。足三阴之经也。小肠曰手太阳,膀胱曰足太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》 - 《仁斋直指》序 余始撰《活人总括》、《婴儿指要》,俗皆以沽名讥。及《脉书》一行,于是敛肃而相告曰∶诚不易也。谁肯倾 竭廪,以徇人哉?余曰∶尔亦知有天乎?天将寓其济人利物之心,故资我以心通意晓之学。既得于天,还以事之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2.0W #仁斋直指方论(附补遗)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风痰喘嗽(第十) 白附丸止嗽化痰退热,用半夏(二钱) 南星(一两) 白附子(五钱) 白矾(四钱) 上为末,姜汁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八九丸,薄荷姜汤下。 紫金丹治小儿痰积咳嗽、祛风镇惊∶半夏(一两),南星、铁孕粉、白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2W #丹溪治法心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