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邵兰荪医案》 - 燥 盛陵徐 闺女秋燥发热,脉浮数,咳嗽气急,舌微黄,渴不多饮,症非轻貌。宜防昏变,候正(九月初四日。) 薄荷(钱半) 桑叶(三钱) 光杏仁(三钱) 象贝(三钱) 连翘(三钱) 蝉衣(钱半) 广橘红(一钱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1.7W #邵兰荪医案
《邵兰荪医案》 - 温热 遗风漏 风温发热咳嗽,气急不耐,脉弦数,舌浓腻。症势非轻,宜治防变(元月二十九日。) 姜半夏(三钱) 莱菔子(三钱) 前胡(钱半) 枳壳(钱半) 光杏仁(三钱) 连翘(三钱)焦山栀(三钱) 花粉(三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1.8W #邵兰荪医案
《邵兰荪医案》 - 湿 茅蓬陈 湿着经络,寒热交作,脉弦濡,舌黄滑,口渴,足跗冷彻骨中。宜宣明桂苓甘露饮加减。(三月二十九日) 白茯苓(四钱) 绵茵陈(二钱) 滑石(四钱) 晚蚕砂(二钱,包) 桂枝(七分) 石膏(三钱)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1.9W #邵兰荪医案
《邵兰荪医案》 - 风 □ 渔庄沈 迩夹风邪,咳嗽尤甚,脉形浮弦,舌滑腻,形寒,左腋刺痛。宜清肺、和络、百部(七分,蒸) 桔梗(钱半) 橘红(一钱) 金沸草(三钱,包煎) 炙草(八分) 紫(钱半) 荆芥(钱半) 丝瓜络(三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1.5W #邵兰荪医案
《邵兰荪医案》 - 暑 □ 遗风王 暑风湿热,寒热交作,脉濡,舌滑微黄,脘闷欲呕。宜和中祛邪。 青皮(八分) 桂枝(五分) 仙半夏(钱半) 广藿香(二钱) 浓朴(一钱) 炒知母(钱半)酒炒条芩(二钱) 防己(钱半) 大腹皮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1.8W #邵兰荪医案
《邵兰荪医案》 - 史序 张仲景着《金匮玉函经》,为万世医学之准绳;司马迁为淳于意立传,即后世医案之权舆。 夸案,此种自负之通弊,甚无功效之足言。惟叶香岩之医案,录自门人之手,细心参玩,精义环生,洵堪称为临证之指南焉。 但江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0W #邵兰荪医案
《邵兰荪医案》 - 凡例 一、案中病证,有暑邪而兼湿热食积,有带下而兼经阻咳嗽等类,病名难以鉴别,只以治法注重何证作为标准,稍分眉目。例如暑邪而兼湿热,若治法是清热利湿,即列于湿热门中, 一、案中有初诊之方而无末诊者,或有善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1.9W #邵兰荪医案
《读医随笔》 - 与友条论读《伤寒论》法 伤寒,非奇病也。《伤寒论》,非奇书也。仲景据其所见,笔之于书,非既有此书,而天下之人根据书而病也。其三阴三阳转变之处,前人往往词涉硬派,一似暗有鬼物,指使邪气,如何传法,并不得如何传法。读者须消去此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3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(诸过者切之,涩者阳气有余也,为身热、无汗;滑前人多以此三句连续,殊觉脉证不相属,而下文诸过者,亦嫌突起而无着也。予以上二句为一段,以下五字连下文“诸过者”读,属下滑涩寒热为义。其义即《通评虚实论》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3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喻嘉言改秋伤于湿为伤燥,在喻氏不过借证秋燥之义,而擅改经文,则谬矣。夫湿非燥之讹也。《素问》水热穴论曰∶秋者,金始治,肺将收杀,阴气初胜,湿气及体。盖四时五行之递嬗也,惟土湿与金清相递太急,湿令未衰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2W #读医随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