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学从众录》 - 伤暑 夏日炎炎,耗伤元气。故病必体倦脉弱,身热自汗,烦躁,面垢唇青。李东垣以动而得之为中热,静而得之为伤暑,热阳而暑阴也。其实未确。盖以暑字从日,暑即热也,何必分名。但动静二字,是阴阳分别。兹仍分动以得之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痢疾续论 次男元犀按∶近传治痢有三禁。一曰发汗。盖以下利一伤其津液,发汗再伤其津液,津液去则胃气空,而下出之浊气,随汗势而上入胃中,遂成胀满难治。二曰利水。盖以痢疾里急后重,滞痛难忍,若前阴过利,而后阴愈涩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9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生死症及脉法 身不热者轻,身热者重,发热不休者死。能食者轻,不能食者重,绝食者死。发呕者死。直肠自下者死。久痢忽大下结粪者死。小儿出痘后即发痢者死。妇人新产即发痢者死。涩为血少,尺微厥逆,滑大主积,浮弦急死,沉细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痢症(当前章节内容组合) 生死症及脉法 身不热者轻,身热者重,发热不休者死。能食者轻,不能食者重,绝食者死。发呕者死。直肠自下者死。久痢忽大下结粪者死。小儿出痘后即发痢者死。妇人新产即发痢者死。涩为血少,尺微厥逆,滑大主积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9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痢症 王损庵云∶痢症不外湿热二字,所受不外阳明一经。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。湿,阴邪也,湿胜于热,则伤阳明气分,而为白痢;热,阳邪也,热胜于湿,则伤阳明血分,而为赤痢,湿热俱盛,则为赤白俱见。初病即以芍药汤主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疟症 疟疾不离少阳。少阳为半表半里,邪居表里之界。入与阴争则寒,出与阳争则热。争则病作,息则痛止。止后其邪仍据于少阳之经。浅则一日一作,深则二日一作,更深则三日一作。虽有别经,总以少阳为主。故仲景以弦字该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疟疾脉象 疟脉自弦,浮弦表邪,沉弦里邪,洪弦属热,迟弦属寒,滑弦食积。久疟之脉,微细虚弱,渐缓则愈,弦紧则殆,土败双弦,代散莫救。 雄黄龟酒方 治三日久疟神妙。 用活大乌龟一个,连壳。左右肩上各攒一孔,以明雄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9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疟症(当前章节内容组合) 疟疾脉象 疟脉自弦,浮弦表邪,沉弦里邪,洪弦属热,迟弦属寒,滑弦食积。久疟之脉,微细虚弱,渐缓则愈,弦紧则殆,土败双弦,代散莫救。 雄黄龟酒方 治三日久疟神妙。 用活大乌龟一个,连壳。左右肩上各攒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诊脉 浮缓而滑,沉缓而长(皆可治);弦涩短小。(为难治) 大半夏汤(方见《金匮》) 启膈饮(方见《实在易》) 三一承气汤(方见《时方》) 按∶久病与羸败之人,前方未免太峻。余用麻仁丸及高鼓峰新方代之。高鼓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从众录
《医学从众录》 - 膈症反胃 膈者,阻隔不通,不能纳谷之谓也。又谓之隔言,病在胸膈之间也。上焦出胃上口主纳,中焦并胃中主腐化,下焦别回肠主济泌。此症三焦失职,百无一生。丹溪指为胃脘干枯,以四物汤入牛羊乳、竹沥、韭汁之类主之;薛氏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医学从众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