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张氏医通》 - 蛊毒(射工溪毒诸中毒) 南粤蛊毒有数种。曰蛇毒。蜥蜴毒。虾蟆毒。蜣螂草毒。金蚕等毒。皆是变乱元气。人有过造作之者。即谓之蛊也。多于饮食内行之。与人祸患。祸患于他。则蛊主吉利。所以人蓄事之。中其毒者。心腹绞痛。如有物啮。或吐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9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药对解法 凡药相对者误服。以防解救诸法。附列于下。 钟乳对术。其治主肺。上通头胸。术动钟乳。胸塞短气。钟乳动术。头痛目疼。又钟乳虽不对海蛤。海蛤能动钟乳。然钟乳与术为患。不过此也。发动之始。体中有异。与上患相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虫 虫由少阳风木。湿热郁蒸而成。观日中有雨。则禾节生虫。人患虫积。多因饥饱失宜。中脘气虚。湿热失运。故生诸虫。小儿最多。大人间有。其候心嘈腹痛。呕吐涎沫。面色痿黄。眼眶鼻下有黑。嗜食米纸茶叶泥炭之类。沉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4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岭南瘴毒 岭南炎方濒海。地卑土薄。故阳气常泄。阴气常亏。四时放花。冬无霜雪。一岁之间。暑热过半。穷脑久晴。或至摇扇。人居其间。气多上壅。肤多汗出。腠理不密。盖阳不返本而然也。阳燠既泄。则使人本气不坚。阳不下降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9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番痧 尝考方书。从无痧证之名。惟触犯臭秽。而腹痛呕逆。世俗以瓷器蘸油刮其脊上。随发红斑者。谓之曰痧。甚则欲吐不吐。欲泻不泻。干呕绞痛者。曰绞肠痧。近时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。俗名番痧。卒然昏倒腹痛。面色黑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欠嚏 经云。肾为欠为嚏。气郁于胃。故欠生焉。胃足阳明之脉。是动。则病振寒。善伸数欠。二阳一阴发病。主惊骇。背痛。善噫善欠。 胃为二阳。肾为一阴。以胃虚气郁于中则为噫。肾虚经郁于下则为欠。内经虽以欠隶诸胃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4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臭毒 臭毒。俗名发痧。皆由中气素亏之故。盖脾胃之所喜者香燥。所恶者臭湿。今脾胃真气有亏。 或素多湿郁。所以不能主持。故臭恶之气。得以直犯无禁。发则腹痛。不能饮食。或上连头额俱痛。或下连腿及委中俱痛。甚至有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7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药蛊 药之治病。不得已也。古人以不服药为中医。厥有旨哉。尝闻古圣垂诲。靡不反复详慎。至立方之下。每云中病即止。不必尽剂。其郑重有如此者。近世丰裕之家。略有小病。即从事于医药。元气坚固者。无论治之中 与否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8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过饥胃竭 人赖水谷以生。水谷敷布则五脏安和。水谷阻逆。则百病丛生。水谷废绝。则性命倾危。以胃为水谷之海。五脏之本也。惟是病邪 结于胃。不能行出纳之令者。切勿强与。以益病邪。以胃中邪热蕴隆。痰食阻滞。故虽一旬一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5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脱 喻嘉言曰。夫人之身。阴阳相抱而不相离。是以百年有常。故阳欲上脱。阴下吸之。不能脱也。阴欲下脱。阳上吸之。不能脱也。即病因非一。阴阳时有亢战。旋必两协其平。惟大醉大劳。乱其常度。使魂魄不能自主。精神上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张氏医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