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张氏医通》 - 大便不通 经曰。北方黑色。入通于肾。开窍于二阴。(可知大便闭结专责之少阴。证状虽殊。总由津液枯竭也。)肾苦燥。急食辛以润之。(当归肉苁蓉之类。) 肾主五液。津液盛则大便如常。房欲过度。精血耗竭。多致秘结。或饥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9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小便不通(闭癃) 经云。三焦者。决渎之官。水道出焉。膀胱者。州都之官。津液藏焉。气化则能出矣。下焦者。别回肠。注于膀胱而渗入焉。故水谷者。常并居于胃中。成糟粕。俱下于大肠。而成下焦。渗而俱下。济泌别汁。循下焦而渗入膀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1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痢 内经云。贼风虚邪者。阳受之。饮食不节。起居不时者。阴受之。阳受之则入六腑。阴受之则入五脏。入六腑。则身热不时卧。上为喘呼。入五脏。则 满闭塞。下为飧泄。久为肠 。 贼风不云实邪。而言虚邪者。以邪之所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8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大小便不通 经曰。脉盛。皮热。腹胀。前后不通。瞀闷。此谓五实。夫脾胃气滞不能转输。加以痰饮食积阻碍清道。大小便秘涩不快。二陈汤加升、柴、二术。数服。能令大便润而小便长。湿热痰火结滞。脉洪盛。大小便秘赤。肢节烦疼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泄泻 灵枢云。夫中热消瘅则便寒。寒中之属则便热。胃中热则消谷。令人悬心善饥。脐以上皮热。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。脐以下皮寒。胃中热则腹胀。肠中寒则肠鸣飧泄。胃中寒肠中热。则胀而且泄。胃中热肠中寒。则疾饥。小腹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0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养性论 养性之道。从古医林未之及也。惟孙真人千金方后。述之颇详。近予衍释其义。三复读之。要非予心所谓养性之旨也。夫所谓养性者。务竭己灵。以开天下后世学道人之心眼。则吾性常留宇宙间。庶得养之之道。若从事乎炼形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8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入魔走火 人天境内。三教同源。入圣超凡。趋舍各异。医司苍生之命。体法王之心。凡三教九流。疾厄之苦。如萃一身。皆当贯彻其旨。庶无自欺之弊。尝闻师尼寡妇之治。与常人有别。岂衲子参堂打七之入魔。炼士坐功运气之走火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9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健忘 经云。上气不足。下气有余。肠胃实而心肺虚。虚则营卫留于下。久之不以时上。故善忘也。 按内经之原健忘者。俱责之心肾不交。心不下交于肾。浊火乱其神明。肾不上交于心。精气伏而不灵。火居上。则因而为痰。水居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9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恐 经曰。心怵惕思虑则伤神。神伤则恐惧自失。(神伤则心怯。火伤则畏水。)胆病者惊惕。心下 。恐人将捕之。肝病者如人将捕之。肾病善怒。心惕惕如人将捕之。心胞络是动。心中大动。精气并于肾则恐。胃为恐。(土邪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张氏医通
《张氏医通》 - 悸 金匮云。寸口脉动而弱。动则为惊。弱则为悸。 惊自外邪触入而动。故属阳。阳变则脉动。悸自内恐而生。故属阴。阴耗则脉弱。 心下悸者。半夏麻黄丸主之。 此形寒饮冷。经脉不利。水停心下而致动悸。故用麻黄以散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张氏医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