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中)\ 腹痛门(第八) 小儿腹痛之病,诚为急切。凡初生二、三个月及一周之内,多有腹痛之患,无故啼哭不已,或夜间啼哭之甚,多是腹痛之故,大都不外寒热二因∶夫因于寒者,面白唇青,或泻痢清白,以热绵裹腹而啼少止即是寒也;因于热者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8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中)\ 痢疾门(第七) 小儿痢疾大抵多由脾胃不和,饮食过伤、停滞不能克化;又为乳母恣食生冷、热毒、浓味以传之;又为风寒、温热之邪以干之,故有此疾。有里急、窘迫、急痛者,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。或夏末、秋初,忽有暴寒折于盛热,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4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中)\ 呕吐门(第四) 呕者,有声也。吐者,吐出乳食也。凡小儿乳哺不宜过饱,若满则溢,故令呕吐。乳母无知,但欲速得儿长,更无时度,或儿睡着而强乳,自此受病之源,渐至日深,遂成呕吐。甚者,宜渐断乳。先令乳母服调气之剂,儿服消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5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中)\ 丁奚哺露(第三) 丁奚哺露者,皆因脾胃久虚,不能克化水谷,以荣气血,故肌肉消瘦,肾气不足,渐致肉枯骨露。亦有胎中受病于母,手足极细,项小骨高,腹大脐突,或生谷瘕,是为丁奚。 若往来蒸热,颅囟分开,吐乳吐虫,烦渴呕哕,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1.8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疳证有五脏寒热之不同 曾氏曰∶小儿疳证有五∶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是也。冷热者,初病尚肥,为热疳;久病渐瘦,为冷疳。心疳者,切牙舒舌,舌上生疮,爱饮凉水,唇红面赤,喜卧地上是也。肝疳者,目多眵泪,在脸多青,或目睛微黄,泄泻清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2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上)\ 诸热候第二十六(当前章节内容组合) 脉候 《脉经》曰∶小儿脉沉而数者,骨间热。浮大而数为风热。小儿八至九至为发热。《难经》曰∶热病之脉,阴阳俱浮,或浮而数。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1.9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上)\ 湿证候第二十五 巢氏曰∶湿者水气也。《活人书》云∶风雨袭虚,山泽蒸气,岂止大人中湿,小儿亦有受湿者。缘小儿入夏以来,脾胃虚弱,腠理开疏,或因连日阴雨,或地上蒸湿,小儿坐卧于上,便受热气。脉见沉缓,身体烦痛,发热恶寒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0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上)\ 中暑候第二十四 小儿伏中暑证,发热汗出引饮,或吐泻霍乱,腹痛,又有脉虚手足微寒,发渴口热者,又有烦热而呕吐利不食,至成搐搦如惊状似伤寒者,不可便作惊病及伤寒用药,只可与五苓散、六和半夏汤消息之,万无一失。有偏寒偏热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1.7W #古今医统大全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 - 幼幼汇集(上)\ 伤寒候第二十三(当前章节内容组合) 脉候 《难经》曰∶伤寒之脉,阴阳俱盛而紧涩。《伤寒论》云∶脉阴阳俱紧者,名曰伤寒。 寸口脉浮而紧,浮则为风,紧则为寒。浮涩而紧为伤寒。脉沉微而热不退者危。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1.7W #古今医统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