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针灸甲乙经》 -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黄帝问曰∶治民治身,可得闻乎?岐伯对曰∶治民与自治,治彼与治此,治小与治大,治国与治家,未有逆而能治者,夫唯顺而已矣。故入国问其俗,临病患问所便。曰∶便病奈何?曰∶中热消瘅则便寒,寒中之属则便热。胃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5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针灸禁忌第一(上) 黄帝问曰∶四时之气,各不同形,百病之起,皆有所生,灸刺之道,何者为宝?岐伯对曰∶四时之气,各有所在,灸刺之道,气穴为宝。 故春刺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,甚者深取之,间者浅取之。《素问》曰∶春刺散俞,及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2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病形脉诊第二(下) 黄帝问曰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?岐伯对曰∶心脉急甚为螈 ;微急为心痛引背,食不下,缓甚为狂笑;微缓为伏梁,在心下,上下行,有时唾血。大甚为喉;微大为心痹,引背善泪。小甚为善哕;微小为消瘅。滑甚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3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三部九候第三 黄帝问曰∶何谓三部?岐伯对曰∶上部中部下部,其部各有三候,三候者,有天,有地,有人。上部天,两额之动脉;上部地,两颊之动脉;上部人,耳前之动脉。中部天,手太阴;中部地,手阳明;中部人,手少阴。下部天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1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病形脉诊第二(上) 黄帝问曰∶邪气之中人奈何?高下有度乎?岐伯对曰∶身半以上者,邪中之;身半以下者,湿中之;中于阴则留腑,中于阳则留脏。曰∶阴之与阳,异名同类,上下相会,经络之相贯也,如环之无端。夫邪之中人也,或中于阴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5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经脉第一(下) 三阳为经,二阳为维,一阳为游部。三阳者,太阳也,至手太阴而弦,浮而不沉,决以度,察以心,合之阴阳之论。二阳者,阳明也,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,炅至以病皆死。一阳者,少阳也,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,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9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经脉第一(上) 雷公问曰∶外揣言浑束为一,未知其所谓,敢问约之奈何?黄帝答曰∶寸口主内,人迎主外,两者相应,俱往俱来,若引绳,大小齐等,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寸口微大者,如是者名曰平人。人迎大一倍于寸口,病在少阳,再倍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7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经脉第一(中) 春得秋脉,夏得冬脉,长夏得春脉,秋得夏脉,冬得长夏脉,名曰阴出之阳,病善怒不治,是谓五邪,皆同,死不治。 春胃微弦曰平,弦多胃少曰肝病,但弦无胃曰死,胃而有毛曰秋病,毛甚曰今病,脏真散于肝,肝藏筋膜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3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肾出涌泉。涌泉者,水也。一名地冲,在足心陷者中,屈足卷指宛宛中,足少阴脉之所出也,为井。刺入三分,留三呼,灸三壮。 然谷者,火也。一名龙渊,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,足少阴脉之所留也,为荥。 刺入三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7W #针灸甲乙经
《针灸甲乙经》 -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脾在隐白。隐白者,木也。在足大指端内侧,去爪甲角如韭叶,足太阴脉之所出也。为井。刺入一分,留三呼,灸三壮。 大都者,火也。在足大指本节后陷者中,足太阴脉之所溜也,为荥。刺入三分,留七呼,灸一壮。 太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1 2.8W #针灸甲乙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