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疡科心得集》 - 卷下 化斑解毒汤治三焦风热上攻,致生火丹,延及遍身痒痛者。 玄参 人中黄 知母 生甘草 石膏 牛蒡子 升麻 川连 连翘 淡竹叶 (河间)防风通圣散治外证阳毒,肠风痔漏。 大黄 芒硝 荆芥 防风 山栀 白芍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4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卷中 (景岳)益气养营汤治抑郁劳伤,思虚太过,心神俱惫,以致四肢颈项结成瘰 ,累累如贯珠,谓之筋 。或软或硬,或赤或白,或痛或不痛,日晡发热,及溃而不敛者并效。 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 当归 川芎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湿毒疮肾脏风疮论 湿毒疮,生于足胫之间,状如牛眼,或紫或黑,脓水淋漓,止处即溃烂,久而不敛。此因脾胃亏损,湿热下注,以致肌肉不仁而成;又或因暴风疾雨,寒湿暑热侵入肌肤所致。在外属足太阳、少阳经,在内属足厥阴、太阴经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1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脓窠疮黄水疮论 脓窠疮者,大如黄豆,黄脓起泡,痛甚。起时先从水泡作痒,后变脓泡。乃肺经有热,脾经有湿,二气交感而成。治当清热散风、凉血除湿,如四妙汤加防风、荆芥,或凉血消风散;外搽普济丹,或蛇床子散,或一扫光;若不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9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痘毒总论 夫痘者,系先天之毒所发;而痘毒者,是毒发未尽,而复结为痈也。人之有生,受气于父,成形于母,当父母媾精之时,惟恃一点真元之火,相为凝结,是胎元之初成,即胎毒之蕴蓄,故名之曰胎毒。此毒潜伏命门,至受生以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鱼口便毒论 鱼口便毒,生于小腹下两腿合缝之间,左为鱼口,右为便毒,属厥阴肝经。此证得之奔走劳役,湿热下注者少;惟交感不洁,遭淫毒而患者为最多。每每先起下疳,下疳未已,便毒继之,此湿热秽毒之为患也。亦有强力入房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杨梅疮结毒总论 杨梅疮者,实名洋霉疮,又名时疮,又名棉子疮。总由湿热邪火所化。若疮毒传染气化者轻,此肺脾二经受毒,其疮先见于上部,皮肤作痒,筋骨不疼,其形小而且干,坚实凸起,有似棉子,故有棉子之名。此毒在皮肤,未经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6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历节风漏肩风论 《金匮》云∶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成痹也。其风气胜者,为行痹;寒气胜者,为痛痹;湿气胜者,为着痹。经云∶风胜则动,热胜则肿。想因寒湿阻络,化火蒸热,营卫失和,遍体节骱酸楚掣痛而为历节风痹。起时寒热,或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漏蹄疯驴眼疽论 夫漏蹄疯之发也,其源有二∶一由醇酒炙 ,肝肾阴亏,络道空虚,湿热下注而生;一由于贫苦乡人,劳力伤营,气血失和而发。其疡起于足底皮浓处,初则皮坚肿突,隐隐作痛,时痛时止,或一月或二月后渐渐穿破,但有滓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疡科心得集
《疡科心得集》 - 辨外踝疽内踝疽论 (附∶穿拐痰、驴眼毒) 外踝疽,即脚拐毒,俗名穿拐毒,属足三阳经脉络也。由湿热下注、血凝气滞而成。初起外踝 肿,疼痛彻骨,举动艰难,寒热往来。如有红晕者,宜服荆防败毒散加牛膝,脓熟针之,后兼用托补法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疡科心得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