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济阴纲目》 - 治血风劳 人参荆芥散治妇人血风发热,身体疼痛,头昏目涩,心忪烦倦,寒热盗汗,颊赤口干,痰嗽胸满,精神不爽。(血风劳者,若血虚肝热生风而成劳者,乃内热劳症,其有外邪乘者,又为外致之病,当两分看) 人参 荆芥穗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论妇女虚劳与男子不同 准绳云∶劳倦所伤,用补中益气汤调治(补中益气,是治劳倦内伤之剂,乃初治法,非久病劳瘵骨蒸所宜)。乃暴病也,失治而有发热潮热,盗汗咳嗽,诸证出焉,谓之虚劳。又复失治,而有皮聚毛落,饮食不为肌肤,骨髓中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4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治虚损带下 卫生汤治带下不止,脉微弱腹痛。(以下皆以正气为本,此亦建中法) 黄 (三两) 当归 白芍药(炒,各二两) 甘草(炙,一两) 上为粗末。每服半两,水煎,空心服。一方下苦楝丸三十粒(以腹痛,故兼苦楝丸)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治湿痰带下 渗湿消痰饮治湿热痰积,渗入膀胱,(曰渗入下焦则可,曰入膀胱则不可)白带不止。(总治中州之湿,盖中焦清则无湿下流,故带自止,岂有渗入之理) 白术 苍术(炒) 半夏(姜汤泡七次) 橘红 白茯苓 白芷 香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5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论有热虚劳 此属阴虚,乃自下而上,至脉之病也,宜以丹溪、节斋、古庵诸公之方参用,然阴虚难治,以血生于气,先无形而后有形也。且滋阴之剂,有害脾胃,脾伤则气损,气损则血无以生,气盛则火有所助,诚难调治,惟审胃气有无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3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血见黑则止 黑金散治妇人血气虚损,经候不调,崩中漏下。 鲤鱼皮 棕榈皮 黄牛角 破故纸 乱发(各一两) 乌贼鱼骨 干姜 木贼 当归熟地黄(各半两) 上锉碎。拌匀,入瓷罐内,盐泥固济,候干,以炭火五斤, 令通赤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5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治湿热带下 清白散治白带。(得丹溪法,然配四物,似与瘦人多火者相宜) 当归 川芎 白芍药(炒) 生地黄 黄柏(盐水炒) 樗根皮(酒炒 ) 贝母(各一钱) 干姜(炒黑) 甘草(各五分) 上锉。加生姜三片,水煎(黄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排脓 准绳云∶带下并肠,有败脓淋漏不已,腥秽殊甚,遂至脐腹更增冷痛,此盖败脓血所致,卒无已期。须以此排脓,用白芷一两,单叶红蜀葵根二两,白芍药、白矾烧枯各半两空腹或饭前米饮下十丸,或十五丸,候脓尽,仍别以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6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戴氏曰∶血大至,曰崩中,或清或浊,或纯下瘀血成腐,势不可止,证状非一,所感亦异,甚则头目昏晕,四肢厥冷,并宜胶艾汤、咽震灵丹(震灵丹能止能行,非元礼不能道不能用),佐以三灰散,或以童子小便煎理中汤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济阴纲目
《济阴纲目》 -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薛氏曰∶徐用诚先生云∶带下白属气而赤属血。东垣先生云∶血崩久则亡阳,故白滑之物下流,未必全拘于带脉,亦有湿痰流注下焦,或肾肝阴淫之湿胜,或因惊恐而木乘土位,浊液下流,或思慕为筋痿。戴人以六脉滑大有力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4W #济阴纲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