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幼幼新书》 - 伤寒自汗第一 《巢氏病源》小儿伤寒汗出候∶伤寒者,是寒气客于皮肤,搏于血气,使腠理闭密,气不宣泄,蕴积生热,故头痛、体疼、壮热也。而汗出者,阳虚受邪,邪搏于气,故发热。阴气又虚,邪又乘于阴,阴阳俱虚,不能制其津液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0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夹惊伤寒第十一 《巢氏病源》小儿伤寒兼惊候∶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,搏于血气,使腠理闭密,气不宣泄,蕴积生热,故头痛体疼而壮热也。其兼惊者,是热乘心。心主血脉,小儿血气软弱,心神易动,为热所乘故发惊,惊不止则变惊痫也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4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夹食伤寒第十 茅先生∶有小儿中夹食伤寒候。大热呕逆,肚膨,上渴泄泻。此候因与物食所伤,而五脏结实所得。治者,先用青金丹与下三、四次,(方见夹惊伤寒门中,)方下醒脾散、(有二方,一方见胃气不和门中,一方见慢脾风门中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囟风伤寒第九 《茅先生方》小儿有囟风伤寒候,气急吃乳不得,身温热,鼻塞。此候因母夜间抱儿子睡,鼻孔内气冲着小儿囟门,奈小儿子头囟未合,被热气吹着而鼻塞至此。所治者,用葱涎膏涂囟门上,然后用镇心丸(方并见于后)磨与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3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时气第三 《巢氏病源》小儿时气病候∶时气病者,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。如春时应暖而寒,夏时应热而冷,秋时应凉而热,冬时应寒而温。其气伤人为病,亦头痛壮热,大体与伤寒相似。无问长幼,其病形证略同。言此时通行此气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5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伤暑第七 太医局香薷丸治大人、小儿伤暑伏热,躁渴瞀闷,头目昏眩,胸膈烦满,呕哕恶心,口苦舌干,肢体困倦,不思饮食。或发霍乱,吐利转筋,并宜服之。 香薷(去土) 紫苏茎叶(并用去粗梗) 干木瓜(各一两) 丁香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5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温病第四 《巢氏病源》∶小儿温病者,是冬时严寒,人有触冒之。寒气入肌肉,当时不即发,至春得暖气而发,则头痛壮热,谓之温病。又冬时应寒而反暖,其气伤人即发,亦使人头痛壮热,谓之冬温病。凡邪之伤人,皆由触冒,所以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7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热病第五 仲景论冬伤于寒,夏为热病。 《外台》黄帝曰∶伤寒热病死候有九,四曰老人婴儿热病腹满者死。 《圣惠》云∶小儿热病者,是冬时严寒,人有触冒寒气,入于肌肉,当时不即发,至夏为热病。凡邪之伤人,皆由触冒,所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5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壮热第二 《巢氏病源》壮热候∶小儿壮热者,是小儿血气盛,五脏生热,熏发于外,故令身体壮热。大体与温壮相似,而有小异,或挟伏热,或挟宿寒。其挟伏热者,大便黄而臭;挟宿寒者,粪白而有酸气。此二者腑脏不调,冷热之气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6W #幼幼新书
《幼幼新书》 - 中风口噤第五 《巢氏病源》小儿中风口噤候∶小儿中风口噤者,是风入颔颊之筋故也。手三阳之筋入结颔颊,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。肤腠虚,受风冷,客于诸阳之筋,筋得寒冷则挛急,故机关不利而口噤也。 《婴童宝鉴》小儿中风口 及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5W #幼幼新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