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婴童百问》 - 阴肿疝气第八十六问 巢氏曰∶足少阴为肾之经,其气下通于阴,小儿有少阴之经虚、而受风邪者,邪气冲于阴、与血气相抟结,则阴肿也。然儿有大小壮弱、起止中节可也。苟肾经气虚,或坐石不起,冷气凝之,或近地经久,风邪湿气伤之,不为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8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类萃》 - 五淋论(附便浊) 膀胱与肾为表里,俱主水,为热所乘,乃煎熬而成淋也。如水煎滚则浑,火之症明矣。其名有五∶一曰石淋,肾经为热所乘,化沙石从小便出,沥沥有声,茎中疼痛;二曰气淋。肾经为肺热所乘,流入膀胱,小便短涩,其痛来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2.0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类萃》 - 脱肛论 肺与大肠为表里,盖肺蕴热则秘结不通,肺脏虚寒则肛门外脱。因儿久患泻痢,肠胃内虚,或因病后气虚下陷,亦令脱肛。下失久不治,外为风湿所乘,则为终身之痼疾矣。凡脱肛之症,内用调理之药为主;外用洗托之药方得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8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百问》 - 蛔虫第八十五问 巢氏云∶蛔虫者、九虫之内一虫也,长一尺,亦有长五六寸者,或因脏腑虚弱而动,或因食甘肥而动,其动则腹中痛,发作肿聚,行来上下,痛有休止,亦攻心痛,口喜吐涎及清水,贯伤心者则死。诊其脉,腹中痛,其脉法当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9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百问》 - 虚实肿胀第八十四问 议曰∶肿、胀二症,此由虚中有积,久患失治,日渐传变,症候多端。随轻重,察盛衰,审表里以主治,先固其本,后正其标,斯无恙矣。有湿肿,有毒瓦斯肿,伤寒虚肿,泻痢虚肿,气血虚肿;有疳胀气胀,症积胀,锁肚胀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2.0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类萃》 - 脾胃论(附滞颐) 经曰∶胃为水谷之海,脾为生化之源。丹溪曰∶脾具坤静之德,而有干健之运。胃阳主气,脾阴主血。胃司纳受,脾司运化。一纳一运,化生精液,清气上升,糟粕下降。饮食入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8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类萃》 - 盗汗自汗论 经云∶饮食饱甚,汗出干胃;惊而夺精,汗出于心;持重远行,汗出于肾;强力房劳,汗亦出于肾;疾走恐惧,汗出于肝;摇动作劳,汗出于脾。所谓盗汗者,犹贼潜窥人息而行盗也。睡则汗出,症属阴虚,四物汤加牡蛎粉主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2.0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类萃》 - 黄胆论(附黄病) 黄胆之症,内经有五∶一曰黄汗,二曰黄胆,三曰谷疸,四曰酒疸,五曰女劳疸,皆湿热内蒸而为病也。譬犹 酱,湿热相郁则生黄矣。小儿黄症比大人相似,所感不同,皆由脾胃饮食过伤,湿热熏蒸,黄胆生矣。其候,面目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8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百问》 - 虚羸第八十一问 仲阳云∶虚羸者、脾胃不和,不能乳食,致使肌肤瘦弱,亦因大病或吐泻后,脾胃尚弱,不能传化谷气也。有冷者、时时下利,唇口青白,有热温壮、身热肌肉微黄,此冷热虚羸也。冷者、木香丸主之,夏月不可服,如有此症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9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百问》 - 胃气不和虚冷第八十二问 仲阳云∶胃气不和,面 白无精光,口中冷气,不思食,吐水肌瘦,虚弱腹痛,当补脾益黄散主之。凡人以胃气为本,惟治病亦然,胃气有实有虚,实者则有痞满内热之症,虚则有呕吐不食之证。虚者益之,实者损之,欲得其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8W #婴童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