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婴童类萃》 - 泄泻论(附)宿食 泄泻之症,经云有五。所谓五泄者∶曰胃泄、脾泄、大肠泄、大瘕泄、小肠泄。胃泄者∶饮食不化,色黄;脾泄者∶腹胀满,泻注,食则吐逆;大肠泄者∶食已窘迫,肠鸣切痛,大便色白;大瘕泄者∶里急后重,数至圊而不能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1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百问》 - 惊泻第六十九问 仲阳云∶慢惊病后,或吐泻胃虚,或气弱因惊,眼白如淡墨,下痢青黄,此泻合温补,至圣保命丹、钩藤饮主之。 或乳随粪下,消乳丸、进食丸主之。或微渴心脾喘燥狂热,此泻尤难治,辰砂五苓散主之,冷者定命饮子主之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2.0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类萃》 - 霍乱论 霍乱者,何也?原胃气虚弱,内伤饮食,外感寒邪。此症多行于长夏秋初,湿热交蒸之际。日受生冷之积,夜复感于寒邪,阴不上升,阳不下降,阴阳否塞,而成斯症。先心痛则先吐,先腹痛则先泻,心腹齐痛,吐泻并作,甚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0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百问》 - 伤食泻第六十八问 汤氏云∶凡此泻,不宜便补,先用消食药,或用紫霜丸取其积尽,然后可补。经云∶食泻重,当取疳,虚用补虚。 治食泻与香橘饼子,加减观音散、调中汤散以意加减。凡伤食泻,不可即止,宜节饮食,当用进食丸取下食积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1.9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类萃》 - 呕吐论 胃为水谷之海。胃主受盛,脾司运化,人身赖之以生,将养乖宜,致有呕吐之患。呕吐之症,非止一端,各从症治。或为寒气内蓄;或为暑气所干;咚为饮食所伤;或构结而气逆。须辨明是何症呕吐,寒则温暖之;暑则清凉之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2.0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百问》 - 热泻第六十七问 汤氏云∶小儿热泻者,大便黄而赤,或有沫,乃脏中有积,或因乳母好饮酒,或嗜热物,或生下伤湿蕴热。医者不明,但用豆蔻、诃子等药,服之如水浇石,既不识其症,故不辨其冷热,用药又不得法,焉得取效矣。此症当以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3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类萃》 - 喘论(附 马脾风) 诸喘为热者何也?长夏热甚,则息数气粗,喘之为热明矣。盖肺主气,为阳。阳气流行,通条脏腑,故肺为五脏之华盖,喜清虚,嫌滞浊。呼随阳出,吸随阴入,一升一降,阴阳乃和。若有窒碍,则阴不上升,阳不下降,阴阳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0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百问》 - 冷泻第六十六问 汤氏云∶此乃脾虚受冷,致令水谷不化,泄泻注下。仲阳云∶小儿不能食乳,泻褐水,身冷,无阳也,当健脾,益黄散主之。古今不同,当根据加减法用之,始为稳当。冷积泻,没石子丸极效,人参散、理中汤加减服尤佳,更... 明灯医学 2022-03-02 2.1W #婴童百问
《婴童类萃》 - 中恶诸方 破棺散治魇卒死,一切暴绝横死,心头微温者并效。 半夏(一味,汤泡去滑) 为细末,每用豆许,芦管吹入鼻中。 朱雄散治中恶。或暮夜登厕,或出郊野,或入空房,或游戏人所不到之处,忽见鬼物,鼻口吸着毒瓦斯,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2.2W #婴童类萃
《婴童类萃》 - 咳嗽论 夫肺属金,时应乎秋,外主皮毛,形寒饮冷则伤肺,喜温而恶寒。如受寒邪,则皮毛先受其病矣。失于表散,则寒注于肺经;而生咳嗽。咳为有声,肺气伤而不清;嗽为有痰,脾湿动而生痰。须明四时,而施补泻。如秋季肺经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2 1.9W #婴童类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