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保婴撮要》 - 噫气 经曰∶脾病则面黄善噫。噫者,寒气客于胃,厥逆从下上散,复出于胃,而为噫。又善思、善味,其症当脐有动气,按之牢若痛;其病腹胀满,食不消,体重节痛,怠惰嗜卧,四肢不收。经曰∶脾主四肢。有是者脾也。又曰∶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5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自汗 自汗者,汗无时而自出也。经曰∶饮食饱甚,汗出于胃。惊而夺精,汗出于心。持重远行,汗出于肾。疾走恐惧,汗出于肝。摇体劳苦,汗出于脾。又云∶阴虚而阳必辏,则发热而自汗。阳虚而阴必乘,则发厥而自汗。东垣云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9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疳症 钱仲阳云∶小儿诸疳,皆因病后脾胃亏损;或用药过伤,不能传化乳食,内亡津液,虚火妄动;或乳母六淫七情,饮食起居失宜,致儿为患。五脏之疳不同,当各分辨。肝疳者,一名风疳,其症白膜遮睛,或泻血羸瘦。心疳者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盗汗 盗汗者,睡则汗出,寤则汗收也。自汗属阳虚,盗汗属阴虚。盖阳为卫气,阴为荣血,血之所主心也,所藏肝也。热搏于心,故液不能内敛,而外泄于皮肤。人卧则静而为阴,觉则动而为阳,故曰自汗属阳,盗汗属阴也,多因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8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疝气 小儿阴肿疝气者,多属肝肾气虚,及坐卧寒湿之地;或风邪所伤,血气相搏;或啼叫气逆,水道不行;或禀父肝经虚热;或妊娠肝气郁结;或乳母怒动肝火而致者。若儿肝经热,用栀子作痛,小便涩滞,用龙胆泻肝汤。久坐冷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蛔虫 巢氏云∶蛔虫者,九虫之一也,长尺许,或五六寸者,因脏腑虚弱,及食甘肥而动,其动则腹中攻痛,或作或辍,口吐涎水,贯心则死,用使君子丸之类下之。钱仲阳云∶吐水不心痛者,胃冷也,吐沫心痛者,虫痛也,与痫相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二便色白 《秘旨》云∶小儿便如米泔,或溺停,少顷变作泔浊者,此脾胃湿热也。若大便泔白色,或如鱼冻,或带红黄黑者,此湿热积滞也。宜理脾清滞,去湿热,节饮食。若忽然变青,此是变蒸也,不必用药。若久而不愈,用补脾制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胃气虚寒 经曰∶胃为水谷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。人身气血腑脏,俱由胃气而生。故东垣之法,一以脾胃为主,所谓补肾不若补脾,正此意也。在小儿虽得乳食,水谷之气未全,尤仗胃气,胃气一虚,则四脏俱失所养矣。故丹溪谓∶小儿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渴症 《百问》云∶小儿唇红如丹,即发渴;红甚焦黑则危笃。若三焦虚烦,作渴者,用三黄汤。 伤寒后唇口焦者,用白虎汤、竹叶汤。泻痢作渴者,用四苓散之类,常治暑积心脾。烦渴引饮者,用白虎汤。下痢脾虚作渴者,用七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5W+ #保婴撮要
《保婴撮要》 - 热吐 经云∶胃伤则吐。小儿热吐者,因多食甘甜炙 之物;或乳母膏粱浓味,胃经积热;或夏间暑气内伏于胃所致。若肌肉 动,烦热作渴者,暑伤胃气也,先用香薷饮,次用竹茹汤。若吐乳色黄不能受纳者,胃经有热也,先用泻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6W+ #保婴撮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