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儿科萃精》 - 自序 上古羲农黄帝及臣岐伯所作《天元玉册》、《本草》、《灵枢素问》三经为医书之鼻祖,厥后而汉唐而宋元而明清,代有传书,独儿科专集寥落如晨星,且皆缺而不全,杂而不纯,泥古而不通今,构虚而不核实。虽鄙陋如守真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8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寒湿证 小儿因喜弄冷水,坐卧湿地而发为寒湿证,初起头痛身重,寒热往来。古法主胃苓汤(如漂白术、炒白术、川朴、陈皮、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炙甘草、上青桂,引用生姜)。 〔真按〕小儿因受外面寒湿,二术过于呆滞,上桂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2.0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湿热证 小儿腹中有热,而又外冒雨露而发,为湿热证。初起发热头痛,多烦渴,小便赤涩,大便秘结,古法主柴苓汤(如人参、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白术、猪苓、泽泻、茯苓、上青桂、炙甘草,引用生姜、大枣),水煎热服。 〔真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6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颈上生对口疮 小儿后颈正中处生疮,名对口疮。偏生者,名偏对口。古法内服鲜茄蒂、生红何首乌,煎服二三剂,未破即消,已破拔脓生肌。外用干茄蒂、烧烟频熏疮口,良久疮口自开,即有一线红丝流下,不可移动,直俟红丝流尽自断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5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暑解 暑有分阳暑阴暑,如冰炭之不兼容,人莫不知之。然静而得之为中暑,动而得之为中热。阳暑者,因暑受热之意,是阳暑即为中热也。阴暑者,因暑受寒之意,是阴暑即为中暑也。经曰∶气虚身热,得之伤暑。婴儿之患,于长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6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湿解 湿邪有三大原因,曰天地人。何则?属于天者,雨露之湿,从天而下降也。属于地者,泥水之湿,由地之所生也。属于人者,酒浆之快饮,生冷之恣食,汗衣之穿,湿席之卧,澡浴衣履之不干,无一非人自取之地。经曰∶诸湿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因暑受热为阳暑 藜藿之儿,常在烈日之中,坐于热地之上,其得病因暑而受热也。初起发热头痛,烦燥大渴大汗,脉洪滑,大便干结,小便赤痛。古法主白虎汤(如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为引)。脉虚烦渴而少气者,主白虎加人参。 若眩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龟胸 小儿胸高胀满,形如复掌,皆因乳母多食五辛酒面炙 之类,或夏月热乳宿乳与儿吮之,致儿肺脏日久痰滞,则生风热,肺受火邪,则胸骨胀起如龟。古法主百合散(如天门冬、大黄、杏仁、百合、木通、桑白皮、枳壳、甜葶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寒解 汉仲景专以伤寒立论,盖以寒为六淫中之要症也。前哲有谓小儿八岁以前无伤寒,不知出于何经,殊难明了。但八岁以后小儿,气血充足,经脉完固,病伤寒者,则与大人同治。仍自表达里,先皮毛,次肌肉,再次筋骨肠胃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舌菌 小儿舌上初起如豆,渐大如茵,疼痛红烂无病,朝轻暮重,由心脾热毒所致。古法用 砂、人中白各五分,瓦上青苔、瓦松、溏鸡粪,各一钱,用倾银罐子二个。将药装入封固,外用盐泥再封一层,以炭火 红,待三炷香为度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+ #儿科萃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