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脐突 婴儿热在腹中,无所发泄,故频频呻引,睡卧不宁,努胀其气,冲入脐间,所以脐忽肿赤,虚大光浮,名曰脐突,此乃胎热所致,非断脐不慎之过也,口法用内服犀角消毒饮(如防风、荆芥、炒牛蒡子、金银花、生甘草,煎熟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4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切周岁脉 小儿一岁有病,则当切脉,但部位甚小,只以一指诊之,而寸、关、尺三部。胥在其中。切脉法分别详列于下。 一息者,人之一呼一吸也。至者,脉之至数也。一息六至,为和平之脉,则曰无病。 浮脉者,轻取皮肤之上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验指纹 第一节风关。第二节气关。第三节命关。虎口,叉手处也。男先看左手,女先看右手。 辨纹色又当视纹形大小曲弯。 红黄相兼,隐隐不见,则为平安无病。紫主内热。红主伤寒。黄主伤脾。黑主中恶。青主惊风。白主疳证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撮口 撮口者,口撮如囊而不乳也,舌强唇青,面色黄赤,亦系心脾之热,受自胎中而然也,其证为危候,急当随证治之,如气高痰盛者,古法主辰砂姜蚕散(如辰砂、姜蚕、蛇蜕皮、麝香四味研末),用蜜调敷唇口,二便秘结者,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4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猢狲疳 小儿初生,从肛门或阴囊边,红晕长起,渐至遍身溃烂,即不可救,此儿受父母命门相火之毒而发,名猢狲疳,切忌洗浴,古法用牛黄、琥珀、花乳石、濂珠、川具、乳香、冰片、绿豆粉、人中黄、灯草灰,研末,开水调服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4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阴囊过大 小儿新生,阴囊甚大,名曰胎疝,日后长成,恐变水疝,古法俟儿过盈月后,遇端午日午时,以脚盆盛热水,安于中堂,随抱小儿将阴囊放水内一浸,再将小儿在于中门槛上中间一搁,其阴囊上之水,印痕于槛,将艾火在槛上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6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脐风 脐为百风总窍,五脏寒门,小儿之根蒂也,儿在胎时,口鼻未通,呼吸惟脐间真息,随母之呼吸为呼吸,其下地呱呱一声,气通口鼻,而胎元之一息,不复为用,遂寄于脐内一寸三分,中虚一穴,名曰神阙,穴近三阴,喜温恶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6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啼哭不止 小儿初生,不妄哭者易养,如日夜啼哭不止,为母者以诚求之,渴则饮之,饥则哺之,痛则摩之,痒则抓之,其哭止者,中其意也,如仍不止,而又日夜大哭者,肝热也,古法主泻青丸(如羌活、川芎、黑栀仁、龙胆草、当归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6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眼不开 眼不开者,因孕妇姿情浓味,热毒熏蒸,以致热壅儿脾,眼胞属脾,其脉络紧束,故不能开也,古法用内服生地黄汤(如生地、赤芍、当归、川芎、天花粉、生甘草等味),外用熊胆、黄连各少许,以滚汤淬洗为法。 〔真按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1.7W+ #儿科萃精
《儿科萃精》 - 初生二便不通 小儿初生,大小便俱不通者,最为急候,乃胎中热毒而成也,若延至七日谓之一腊,肚腹硬胀,常作呻吟,则难痊矣,古有急用口咂五心脐下法,再以木通散行其热(如木通、车前子、 蓄、瞿麦、赤苓、山栀、滑石、黄芩、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7 2.0W+ #儿科萃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