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学实在易》 - 秘结诗 秘结三承(气汤)慎用之,麻仁(丸,又名脾约丸)泽润不支离,须知肾脏为阴主,补泻寒温总是滋。 隔食证。水饮可下,食物难入。高鼓峰专主阳明,用左归饮去茯苓,加生地、当归以养胃阴。此法从薛氏医按胸满不食以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9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泄泻诗 泄泻病因湿胜来,胃苓(汤)旧法出新裁,四神(丸)固肾时传外,苦领酸甘效首推(此一句,非读十年书,治千百症者,不解其妙。 秘结证。《金匮真言》曰∶“北方黑色,入通于肾,开窍于二阴。”《气厥论》曰∶“膀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9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阴虚下痢诗 千金传下驻车丸,两半归连重一般,三两阿胶姜一两,阴虚久痢得灵丹。 阿胶(三两) 黄连 当归(各一两半) 干姜(炒,一两 醋煮阿胶为丸,每服四、五十丸,昼夜三服,米饮下。“三车”运精、气、神,分治三焦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8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痢疾诗 痢分寒热各相争,张氏(号心在,近时人着《张氏医参》)伏邪论最精,肠热(肠喜热,日受热而伏为病根)胃寒(胃喜寒,日受寒而伏为病根)标(标热)本(本寒)异,暑过(炎暑已退,寒气欲动)秋至(新秋初至,余热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附录 痰饮之病源,皆水也。《经》云∶“三焦者,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。”设三焦失职,因之聚成痰饮,变证多端。古人论痰有四∶痰饮,悬饮,溢饮,支饮,详于《金匮要略》。余着有《浅注》,宜细辨之。然又有聚而不散者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5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痢疾救逆诗三首 发热如焚痢可愁,当归四逆(汤)探源流,小柴(胡汤)治呕兼寒热,仓廪汤中再讲求。 噤口垂危亦可医,大承(气汤)神妙少人知,芩连葛草(葛根,黄连,黄芩,甘草汤)相需用,夺出三关在片时。 真人养脏(汤)直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9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心腹诸痛诗 痛分四面定医方,下主于阴上属阳,介在阴阳中部位,枢行在侧转斯康。 痰饮证乃水气上泛,得阳煎熬,则稠而为痰,得阴凝聚,则稀而为饮。此证以脾肾为主,以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也。痰宜二陈汤,随寒热虚实加减,怪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1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伤寒里证诗 表中之里是阳明,热渴汗多白虎(汤)行,胃实晡潮膨谵语,里中之里枳(实大)黄平(二承气汤随其见症而用之。) 心痛(心为君主之官,受邪而痛,手足寒至节,名真心痛,不治。此云心痛,乃心包络痛也,)胸膺痛(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5W #医学实在易
《医学实在易》 - 痰饮诗 痰病却缘水泛成,滚痰(丸)峻烈二陈(汤和)平,桂苓甘术汤同真武(一化太阳水府之气,一镇少阴水脏之气,)五饮源流一脉清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8W #医学实在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