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温病正宗》 - 二十二、论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源不同治法各异 冬时伏邪,郁伏至春夏,阳气内动,化热外达,此伏气所发之温病也。《内经》云∶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。又云∶凡病伤寒而成温者,先夏至日为病温,后夏至日为病暑。《难经》云∶伤寒有五,有温病,有热病。《伤寒论》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4W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三十六、湿证非易治之病 湿伤脾阳,在中则不运痞满,传下则洞泄腹痛。伤胃阳,则呕逆不食,膈胀胸痛。两伤脾胃,既有脾证,又有胃证也。其伤脾胃之阴若何?湿久生热,热必伤阴,古称湿火者是也。伤胃阴,则口渴不饥;伤脾阴,则舌先灰滑,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3W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九、伤寒温热疫邪传入不同 伤寒之邪,自表传里,里证皆表证所侵入;温热之邪,自里达表,表证皆里证所浮越;惟疫邪由膜络中道,随表里虚实,乘隙而发,不循经络传次,亦不能一发便尽。吴又可发明九传,及热结旁流,胶闭而非燥结,皆为特识。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9W #温病正宗
《温病正宗》 - 九、《伤寒补天石》 (一)温病者,冬月伏寒之所变也。冬月伏阳在内,感寒不即病,伏藏于肌肤之间,至春时温气将发,又受暴寒,故春变为温病,既变之后,不得复言为寒矣。又伤寒汗下后,过经不解,亦名温病。并不可发汗,盖过经而发,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3.1W #温病正宗
《人体使用手册》 - 五个血气水平的疾病和症状(当前章节内容组合) 健康水平 用中医的眼光来说,这样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,不偏阴也不偏阳,不偏虚也不偏实,平衡是中医追求的目标。因此这是最健康的等级,这个等级的特征是身材匀称,脸色红润,脾气温和,作息规律。由于人体有很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0W #人体使用手册
《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》 - 厥阴证寒痹(坐骨神经痛) 郝×,男,70岁。四川某图书馆干部。 【病史】曾有风湿性关节痛史。1973年冬,臀部及右腿冷痛难忍,不能坚持工作。经××医院检查,诊为“坐骨神经痛”。于1974年3月中旬来诊。 【初诊】少腹及下肢发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9W #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
《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》 - 少阴证鼻衄 刘××,男,5岁。成都市某厂职工之子。 【病史】j1948年春,其父背来就诊时说:“小儿一人在家,中午忽发现他鼻出血不止,倦怠无力,躺在椅上,面色苍白。曾频频用凉水冷敷,流血反而加剧,急请范老诊治”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1W #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
《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》 - 少阴证真寒假热(高热) 车××,男,74岁。成都市居民。 【病史】1975年4月初,感受风寒,全身不适。自以为年迈体衰,营卫不固,加之经济困难,略知方药,遂自拟温补汤剂服之。拖延十余日,病未减轻,勉强外出散步,受风而病情加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2.4W #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
《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》 - 少阴证经闭 胡××,女,38岁。四川郫县团结乡,农民。 【病史】经闭四年,经治疗其效不显,发至形寒,肢冷,颤抖,全身水肿,行动须人搀扶。1953年4月来诊。 【初诊】全身皆水肿,下肢尤甚,按之凹陷,遍体肌肉轻微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2.1W #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
《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》 - 太阴少阴证虚劳(脑血管硬化、美尼尔氏综合症) 李××,女,48岁。成都某厂家属。 【病史】患头痛,眩晕约十年。1971年3月,病情逐渐加重,经常昏倒,头晕如天旋地转,并发展到头项及四肢僵直,俯仰伸屈不利,身觉麻木,一年中有半载卧床不起。1974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9W #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