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劳瘵(第五十五) 此阴虚之极,痰与血病,多有虫者。虚劳身瘦属火,因火烧烁故也。肉脱甚者,难治;不受补者,亦难治。 治法以大补为主,四物汤加竹沥、童便、姜汁。一加炒檗。阳虚者,四君子加麦冬、五味、陈皮、炒檗、竹沥、童便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1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嗳气(第五十二) 胃中有火、有痰,入方∶南星、半夏、香附、软石膏,或汤或丸服之。 一方∶炒山栀。噫气吞酸,此系食郁有热,火气上冲动,以黄芩为君,南星、半夏为臣,橘红为佐,热多加青黛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5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心痛(第四十二) 即胃脘痛,须分久、新治,若明知是寒,初当温散;病久成郁,郁生热而成火,故用山栀为君,以热药为向导。 胃口有热而作痛者,非栀子不可,须佐以姜汁,多用台芎开之,或用二陈汤加川芎、苍术,倍加炒山栀;如痛甚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脾胃不调(第四十六) 补脾丸,脾虚恶汤药者,宜以此服之∶白术(八两) 苍术 陈皮 茯苓(各四两) 上末之,粥丸服。一有芍药半两。 白术丸,治同上∶白术(八两) 芍药(四两) 上末之,粥丸服。 大安丸,健脾胃消饮食∶山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9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腹痛(第四十五) 有寒、有热、死血、食积、湿痰。清痰多作腹痛,大法用台芎、苍术、香附、白芷为末,姜汁入热汤调服。痰因气滞而阻隘道路,气不通而痛者,宜导痰解郁。气用气药,木香、槟榔、枳壳、香附之类;血用血药,川芎、当归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盗汗(第三十三) 属阴虚、血虚。小儿盗汗不须治,宜服凉膈散。盗汗发热属阴虚,用四物汤加黄柏;若气虚加人参、黄 、白术。别处无汗,独心头一片有汗,思虑多则汗亦多,病在用心,名曰心汁,宜养心血,以艾汤调茯苓末服。当归六黄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胁痛(第四十四) 肝火盛,木气实,有痰流注,有死血。若肝急木气实,用川芎、苍术、青皮,水煎,下龙荟丸。肝火盛,用生姜汁下当归龙荟丸,此泻火要药也。当归龙荟丸方,蜜丸,治胁痛行痰,曲丸,降肝火,行迟治杂证∶当归 草龙胆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头眩(第三十七) 痰挟气虚与火。 治痰为主,及补气降火药。此证属痰者多,无痰则不能作眩。又有湿痰者,有火多者。左手脉数多热,脉涩有死血;右脉实痰积,脉大必是火病。一本云∶火病当作久病,盖久病之人,气血俱虚而痰浊不降也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头重(第三十九) 此湿气在上,用瓜蒂散鼻内搐之。红豆散治头重如山,此湿气在头也∶麻黄(五钱) 苦丁香(五分) 羌活(三分) 连翘(三分) 红豆(十五粒) 为末搐鼻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恶心(第二十六) 有痰、有热、有虚,皆用生姜,随证用药。痰饮为患,而呕吐恶心者,二陈汤加丁香、乌梅、生姜七片,煎服。戴云∶恶心者,无声无物、但心中欲吐不吐,欲呕不呕,虽曰恶心,非心经之病,皆在胃口上,宜用生姜,盖能开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 #丹溪治法心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