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寒热(第五十七) 寒热病,凡阴虚者难治。久病恶寒,当用解郁。恶寒,阳虚也,用人参、黄 之类,甚者少加附子,以行参、之气。背恶寒甚者,脉浮大无力者,是阳虚。虚劳冬月恶寒之甚,气实者可下,亦宜解表,用柴胡、葛根。用苍术恐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下血(第六十三) 有热、有虚。 治血不可纯用寒凉药。当寒因热用,必于寒凉药中用辛味升温之药,如酒浸炒凉药,酒煮黄连丸之类。有热,四物汤加炒山栀、升麻、秦艽、胶珠。大肠湿热下血,久属虚,当温散四物汤加炮干姜、升麻。 又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吞酸(第五十三) 湿热郁积于肝之久,不能自涌而出,伏于肺胃之间,必用 食菜蔬以自养,必用茱萸顺其性而折之,反佐法也。 咽酸方∶茱萸(五钱去梗煮少时,浸半日晒干用) 陈皮(五钱) 苍术(七钱半泔浸) 黄连(一两陈壁土炒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溺血(第六十二) 属热。血虚。溺血属热,炒山栀煎服,或小蓟、琥珀。有血虚者,四物汤加牛膝膏。尿血实者,可下,当归承气汤下之,后以四物汤加炒山栀服之。妇女无故尿血,龙骨一两,酒调方寸匕。大抵溲血、淋血、便血三者,虽以前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6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痔漏(第六十五) 专以凉血为主。漏疮先服大剂补药,以生气血,参、 、归、术、芎为主,外以附子末,津和作饼,如钱浓,安患处灸之,只令微热,不可令痛,干则易之,再以干者研末如前,作饼炙之。困倦且止,次日再炙,直至肉平为效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0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咳血(第五十八) 痰盛身热,多是血虚,入方∶青黛、栝蒌仁、诃子、海石、山栀,上为末,姜汁蜜丸,噙化。嗽甚者,加杏仁,后以八物汤调理。痰带血丝出者,用童便、竹沥。先吐红,后吐痰,多是阴虚,火逆痰上,四物汤起料,加痰火药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疸(第二十八) 不必分五种,同是湿热,如 面相似。渴者,难治;不渴者,易治。脉浮宜吐,脉沉宜下。轻者小温中丸,重者大温中丸,脾虚者以白术等药作汤使。脾胃不和,黄胆,倦怠,少食,胃苓汤。小便赤加滑石。湿热黄胆小便赤涩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肠风(第六十四) 独在胃与大肠出,多用黄芩、秦艽、槐角、升麻、青黛。有兼风者,苍术、秦艽、芍药、香附。肠风方∶苍术、滑石、当归、生地、黄芩、甘草,定肠痛多用之。 一方∶大黄(煨过三钱) 当归(半两) 桃仁(三钱去皮尖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8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 - 吐血(第五十九) 火载血上,错经妄行,脉大者发热,喉中痛者是气虚,用参、 蜜炙、黄柏、荆芥、生地黄、当归治之。呕血用韭汁、童便、姜汁,磨郁金同饮。火载血上,错行妄行,用四物汤加炒山栀、童便、姜汁。山茶花、郁金末,入童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1.7W #丹溪治法心要
《丹溪手镜》 - 疝(十六) 脉寸口弦紧为寒疝(弦则卫气不行,不行则恶寒。)寸口迟缓为寒疝(迟为寒,缓为气,气寒相搏故痛。)脉沉紧豁大者为虚。脉滑为疝。急为疝。搏为疝。见于何部而知其藏所病。 盖病全在厥阴肝经。有因湿热在经,抑遏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7 2.2W #丹溪手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