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类经》 - 四、脉色

明灯医学 张景岳.景岳全书 1.5W+

善为脉者,谨察五脏六腑,一逆一从,阴阳表里,雌雄之纪,藏之心意,合心于精,非其人勿教,非其真勿授,是为得道。

(见藏象类四。)

脉气流经,经气归于肺,肺朝百脉。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。

(藏象十二。)

天周二十八宿,人经二十八脉,周身一十六丈二尺。故人一呼脉再动,气行三寸,一吸脉亦再动,气行三寸,一万三千五百息,气行五十营于身,水下百刻,日行二十八宿,漏水皆尽,脉终矣。凡行八百一十丈也。

(经络二十六。)

凡未诊病者,必问尝贵后贱,虽不中邪,病从内生,名曰脱营。尝富后贫,名曰失精。凡欲诊病者,必问饮食居处,暴乐暴苦,始乐后苦,皆伤精气,精气竭绝,形体毁沮。善为脉者,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,为工而不知道,此诊之不足贵,此治之三过也。诊有三常,必问贵贱,封君败伤,及欲侯王。故贵脱势,虽不中邪,精神内伤,身必败亡。始富后贫,虽不伤邪,皮焦筋屈,痿 为挛。凡诊者,必知终始,有知余绪,切脉问名,当合男女。

(论治十八。)

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,此治之一失也。诊病不问其始,忧患饮食之失节,起居之过度,或伤于毒,不先言此,卒持寸口,何病能中?妄言作名,为粗所穷,此治之四失也。诊无人事,治数之道,从容之葆,坐持寸口,诊不中五脉,百病所起,始以自怨,遗师其咎。

(论治十九。)

必审问其所始病,与今之所方病,而后各切循其脉,视其经络浮沉,以上下逆从循之。

(脉色二十五。)

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?气口亦太阴也。

(藏象十一。)

上、下、来、去、至、止。

(脉色二十一注义。)

肝脉弦,心脉钩,脾脉代,肺脉毛,肾脉石,是谓五脏之脉。

(疾病二十五。)

厥阴之至其脉弦,少阴之至其脉钩,太阴之至其脉沉,少阳之至大而浮,阳明之至短而涩,太阳之至大而长。至而和则平,至而甚则病,至而反者病,至而不至者病,未至而至者病,阴阳易者危。

(运气三十一。)

三阳脉至手太阴而弦,浮而不沉,决以度,察以心,合之阴阳之论。所谓二阳者,阳明也,至手太阴,弦而沉急不鼓,炅至以病皆死。一阳者,少阳也,至手太阴,上连人迎,弦急悬不绝,此少阳之病也,专阴则死。三阴者,六经之所主也,交于太阴,伏鼓不浮,上空志心。二阴至肺,其气归膀胱,外连脾胃。一阴独至,经绝气浮,不鼓钩而滑。先至为主,后至为客。

(疾病七。)

春不沉,夏不弦,冬不涩,秋不数,是谓四塞。沉甚曰病,弦甚曰病,涩甚曰病,数甚曰病,参见曰病,复见曰病,未至而去曰病,去而不去曰病,反者死。

(运气二十二。)

春得秋脉,夏得冬脉,长夏得春脉,秋得夏脉,冬得长夏脉,是谓五邪皆同,命死不治。

(疾病类二十五。)

寸口主中,人迎主外,两者相应,俱往俱来,若引绳大小齐等,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寸口微大,如是者命曰平人。

人迎盛则为热,虚则为寒,紧则为痛痹,代则乍甚乍间。寸口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,虚则热中出糜、少气溺色变,紧则痛痹,代则乍痛乍止。

(针刺二十九。)

少气者,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。

(针刺类二十八。)

脉之盛衰者,所以候血气之虚实、有余不足也。

(针刺五十七。)

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,衰则危矣。

(藏象十五。)

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,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。

(针刺十六。)

大热病,气热脉满,是谓重实。脉气上虚尺虚,是谓重虚。经络皆实,是寸脉急而尺缓也。络气不足,经气有余者,脉口热而尺寒也。经虚络满者,尺热满,脉口寒涩也。寒气暴上,脉满而实,实而滑则生,实而逆则死。脉浮而涩,涩而身有热者死。其形尽满者,脉急大坚,尺涩而不应也。从则生,逆则死。

(疾病十六。)

邪气来也紧而疾,谷气来也徐而和。

(针刺八。)

脉急则引,脉大以弱则欲安静,用力无劳也。

(针刺二十九。)

帝曰∶脉从而病反者,其诊何如?岐伯曰∶脉至而从,按之不鼓,诸阳皆然。帝曰∶诸阴之反,其脉何如?岐伯曰∶脉至而从,按之鼓甚而盛也。

(标本一。)

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,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。故阴阳俱静俱动,若引绳相倾者病。

(经络十三。)

脉盛血少,此谓反也。脉少血多,此谓反也。

(疾病二十一。)

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,病难已。人迎盛坚者伤于寒,气口盛坚者伤于食。

(脉色三十二。)

脉之卒然动者,皆邪气居之,留于本末,不动则热,不坚则陷且空,不与众同,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。经脉者常不可见也,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,脉之见者皆络脉也。

(经络六。)

夫脾虚浮似肺,肾小浮似脾,肝急沉散似肾,此皆工之所时乱也。夫浮而弦者,是肾不足也。沉而石者,是肾气内着也。今夫脉浮大虚者,是脾气之外绝,去胃外归阳明也。

(疾病类九。)

鼓一阳曰钩,鼓一阴曰毛,鼓阳胜急曰弦,鼓阳至而绝曰石,阴阳相过曰溜。

(疾病六。)

手太阴、足太阴盛者,寸口大三倍于人迎;手少阴、足少阴盛者,寸口大再倍于人迎;手厥阴、足厥阴盛者,寸口大一倍于人迎。虚者,俱寸口反小于人迎也。手阳明、足阳明盛者,人迎大三倍于寸口;手太阳、足太阳盛者,人迎大再倍于寸口;手少阳、足少阳盛者,人迎大一倍于寸口。虚者,俱人迎反小于寸口也。

(疾病十。)

阴气大盛,则阳气不能荣也,故曰。阳气大盛,则阴气弗能荣也,故曰格。阴阳俱盛,不能相荣,故曰关格。关格者,不得尽期而死也。

(经络二十二。)

人迎一盛,病在足少阳;一盛而躁,病在手少阳。人迎二盛,病在足太阳;二盛而躁,病在手太阳。人迎三盛,病在足阳明;三盛而躁,病在手阳明。人迎四盛,且大且数,名曰溢阳,溢阳为外格。脉口一盛,病在足厥阴;一盛而躁,在手心主。脉口二盛,病在足少阴;二盛而躁,在手少阴。脉口三盛,病在足太阴;三盛而躁,在手太阴。脉口四盛,且大且数,名曰溢阴,溢阴为内关,内关不通死不治。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,命曰关格,关格者与之短期。

(针刺二十八。又二十九略同。)

南北政。天地之变,无以脉诊。尺寸反,阴阳交。

(运气五。)

人之居处动静勇怯,脉亦为之变乎?诊病之道,观人勇怯骨肉皮肤,能知其情,以为诊法也。

(疾病五十三。)

应则顺,否则逆,逆则变生,变生则病。物生其应也,气脉其应也。

(运气六。)

消瘅脉实大,病久可治;脉悬小坚,病久不可治。

(疾病六十。)

癫疾脉。

(疾病六十五。)

腰痛脉。

(疾病三十七。)

胃脘痈者,当候胃脉。人迎者胃脉也。

(疾病类八十八。)

肠 生死脉。

(疾病七十二。)

热病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。

(疾病四十三。)

六经滑涩,为疝为积。

(疾病七十。)

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?身有病而无邪脉也。

(疾病六十二。)

乳子中风热,喘鸣肩息者,脉实大也,缓则生,急则死。

(疾病四十七。)

刺家不诊,听病者言。

(针刺四十四。)

凡将用针,必先诊脉,视气之剧易,乃可以治也。

(针刺六十。)

诸脉者皆属于目。

(经络二十一。)

视其目色,以知病之存亡也。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,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,脉软者病将下,诸经实者病三日已。气口候阴,人迎候阳也。

(针刺十六。)

其脉滑而盛者,病日进;虚而细者,久以持;大以涩者,为痛痹。阴阳如一者病难治。视目之五色,以知五脏而决死生。视其血脉,察其色,以知其寒热痛痹。

(针刺二十三。)

欲知其要,则色脉是矣。色以应日,脉以应月,常求其要,则其要也。治之要极,无失色脉,用之不惑,治之大则。

(论治十七。)

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,审清浊而知部分,视喘息、听声音而知所苦,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。

(论治八。)

帝曰∶视而可见奈何?岐伯曰∶五脏六腑固尽有部,视其五色,黄赤为热,白为寒,青黑为痛,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。帝曰∶扪而可得奈何?岐伯曰∶视其主病之脉,坚而血及陷下者,皆可扪而得也。

(疾病六十六。)

其色多青则痛,多黑则痹,黄赤则热,多白则寒,五色皆见则寒热也。

(经络三十一。)

视其颜色,黄赤者多热气,青白者少热气,黑色者多血少气。

(藏象十七。)

凡诊络脉,脉色青则寒且痛,赤则有热。胃中寒,手鱼之络多青矣;胃中有热,鱼际络赤;其暴黑者,留久痹也;其有赤有黑有青者,寒热气也;其青短者,少气也。

(经络六。)

形胜色、色胜形者,至其胜时年加,感则病行,失则忧矣。

(藏象三十一。)

肺热者色白而毛拔,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,肝热者色苍而爪枯,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,肾热者色黑而齿槁。

(疾病七十一.)

太阳之脉,色荣颧骨,热病也,荣未交,曰今且得汗,待时而已。与厥阴脉争见者,死期不过三日。其热病内连肾。

少阳之脉,色荣颊前,热病也,荣未交,曰今且得汗,待时而已。与少阴脉争见者,死期不过三日。颊下近颧为大瘕,下牙车为腹满,颧后为胁痛,颊上者膈上也。

(疾病四十四。)

少阴所谓面黑如地色者,秋气内夺,故变于色也。

(疾病十一。)

道之至数,五色脉变,揆度奇恒,道在于一。容色见上下左右,各在其要。其色见浅者,汤液主治,十日已。其见深者,必齐主治,二十一日已。其见大深者,醪酒主治,百日已。色夭面脱,不治,百日尽已。脉短气绝死,病温虚甚死。色见上下左右,各在其要。上为逆,下为从。女子右为逆,左为从;男子左为逆,右为从。搏脉痹 ,寒热之交。

脉孤为消气,虚泄为夺血。孤为逆,虚为从。

(论治十四。)

标签: 类经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

老师微信:262412996点击复制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