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脾胃痰湿。
半夏(姜制。二钱半) 茯苓(钱半) 陈皮(略去白。一钱) 甘草(炙。一钱) 生姜(三片) 乌梅肉(半个)
上六味。水煎。空心温服。 燥痰。减半夏、生姜加麦门冬、竹沥。郁痰干咳。去半夏。用蜜煎姜。加川贝母。火痰。加黄连、竹茹。老痰。加蛤粉、海石。 按此方本内经半夏汤及金匮小半夏汤、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而立。加甘草安胃。橘皮行气。乌梅收津。生姜豁痰。乃理脾胃。治痰湿之专剂也。其灵枢半夏汤。见不得卧门。
小半夏汤(金匮又名生姜半夏汤) 治痰积膈上。咳嗽呕哕。
二陈汤去陈皮、甘草、茯苓、乌梅。用半夏一两(炮。去涎水) 生姜汁半合。
千金半夏汤治胆腑实热。
二陈汤去陈皮、甘草、乌梅。生姜易宿姜。加黄芩、生地黄、秫米、远志、酸枣仁。以流水煎秫米。去滓。煎服。
小半夏加茯苓汤(金匮) 治痰饮多汗。小便不利。
二陈汤去陈皮、甘草、乌梅。用半夏一两。生姜汁半合。茯苓三钱。
大半夏汤治胃反呕吐。
二陈汤去陈皮、甘草、茯苓、乌梅。加人参三钱。以水和蜜。扬之二百四十遍。煮药温服。 千金有橘皮。治气满腹胀。又。千金大半夏汤本方更加附子、当归、桂心、蜀椒、浓朴、枳实、茯苓、甘草、大枣。治胃中虚冷。腹满气塞。
半夏干姜汤治干呕吐涎沫。
二陈汤去茯苓、陈皮、甘草、乌梅、生姜。加干姜、等分为散。取方寸匕。浆水煎服。
橘皮汤治干呕哕手足厥。
二陈汤去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乌梅。用橘皮四钱。生姜一两。
橘皮半夏汤治积气痰痞。饮食呕吐不止。
二陈汤去茯苓、甘草、乌梅。用半夏、橘皮各半两。生姜汁半合。
橘皮枳实生姜汤(金匮) 治胸痹短气。
二陈汤去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乌梅。用橘皮一两。生姜半两。加枳实三钱。
橘皮竹茹汤(金匮) 治胃虚哕逆。
二陈汤去半夏、茯苓、乌梅。用橘皮三钱。甘草一钱。生姜半两。加竹茹三钱。人参一钱。大枣三枚。
半夏浓朴汤(金匮。即四七汤) 治气结成疾。状如破絮。或如梅核。结在咽喉。咯不出。咽不下。中脘痞满。气郁不舒。恶心呕逆。一切郁证初起属实者。
二陈汤去橘皮、甘草、乌梅。加紫苏、浓朴。(一方。有红枣。)
加味四七汤治心气郁滞。四七汤加茯神、远志、菖蒲、甘草。
指迷茯苓丸治中脘留伏痰饮。臂痛难举。手足不能转移。背上凛凛恶寒。
二陈汤去陈皮、甘草、乌梅。本方用半夏曲二两。茯苓一两。加枳壳、风化硝各半两。姜汁调。神曲糊丸。梧子大。
每服三五十丸。空心淡姜汤下。
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(玉函) 治胃虚呕逆。痞满不食。二陈汤去茯苓、陈皮、乌梅。加人参、浓朴。
二术二陈汤治脾虚痰食不运。
二陈汤加生白术、(姜汗拌晒。) 茅术。(麻油拌炒。)
分气紫苏饮治胁痛气喘。
二陈汤去半夏加紫苏、桑皮、大腹皮、桔梗、五味子、食盐。
宁嗽化痰汤治客邪伤肺。久嗽不止。
二陈汤加紫苏、葛根、枳壳、桔梗、前胡、麻黄、杏仁、桑皮。
导痰汤治湿痰内外壅盛。
二陈汤加南星、枳实。
加味导痰汤治湿热痰饮。眩晕痰窒。
导痰汤加人参、白术、黄芩、黄连、栝蒌霜、桔梗、大枣、竹沥、姜汁。
十味导痰汤治痰湿上盛。头目不清。
导痰汤加羌活、天麻、蝎尾。临服入雄黄末少许。
祛风导痰汤治类中风。筋脉颤掉。
导痰汤加羌活、防风、白术、姜汁、竹沥。
涤痰汤治类中风。痰迷心窍。
导痰汤加菖蒲、人参、竹茹。
温胆汤(千金) 治心胆虚怯。触事易惊。多汗不寐。短气乏力。皆由寒涎沃胆所致。
二陈汤用橘红。加枳实、竹茹、红枣。
参胡温胆汤治往来寒热。呕而痞闷。
温胆汤去竹茹、红枣。加人参、柴胡。
十味温胆汤治寒涎沃胆。胆寒肝热。心悸不眠。短气恶心。耳鸣目眩。四肢浮肿。
温胆汤去竹茹加人参、熟地、枣仁、远志、五味子。胆之不温。由于胃热不清。停蓄痰涎。沃于清净之府。所以阳气不能条畅。而失温和之性。故用二陈之辛温以温胆涤涎。涎聚则脾郁。故加枳实、竹茹以化胃热也。若寒热呕逆。胃气不振也。去枳实之消克。红枣之滞胃。加柴胡以疏肝。人参以扶胃。乃六君子之变法也。更加熟地、枣仁、远志、五味。又为归脾汤法派耳。
消暑丸(局方) 治肥人伤暑。眩晕呕逆。
二陈汤去陈皮。用醋炒半夏二倍。生姜自然汁为丸。酸浆水或乌梅汤、淡醋汤下七八十丸。
千缗汤治风痰喘急脉证俱实者。
二陈汤去茯苓、橘皮、乌梅。本方用半夏七枚。甘草一寸。生姜指大切。加皂荚(去皮弦子。酥炙。)净末半两。水煎温服。一方。无甘草。但用半夏一两。皂荚末半两。生姜七片。同入纱袋中。以手揉取清汁。作三服。
温中丸治黄胖面肿足胀。是脾虚不前健运。虽有积聚。不可下之。
二陈汤本方橘、半、茯苓各一两。炙甘草五钱。加黄连、香附、苦参、针砂(醋 。锈过。)各五钱。白术二两。神曲一两。醋水各半泛丸梧子大。每服七八十丸。用白术六钱。陈皮一钱。生姜三片煎汤送下。虚。加人参一钱。病轻者。服此药六七两。小便即长。病甚者。服一斤。小便始长。积聚去净。然后六君子之类调补之。
标签: 张氏医通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