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受精卵着床发育于子宫腔正常着床部位以外者,称为“异位妊娠”。按孕卵着床部位的不同,可分为输卵管妊娠、卵巢妊娠、腹腔妊娠、子宫颈妊娠、子宫残角妊娠等。异位妊娠不是中医学病名,根据其临床表现,则散见于“妊娠腹痛”、"胎动不安 "、“症瘕”等病之中。由于在异位妊娠中,输卵管妊娠占95%以上,故本节以介绍输卵管妊娠为主。
限于输卵管的解剖、组织结构特点,孕卵发育到六周以上时,迟早必然会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,造成急性腹内出血,严重危及妇女的生命。过去,手术是本病的根治方法,到五十年代末期以来,国内采取中西结合,以中药为主的非手术治法取得了显著成绩。
【病因病机提要】
现代医学认为,本病是因输卵管道被阻或孕卵行动迟缓,孕卵未达子宫腔内正常着床部位而已具备着床能力时,植入输卵管某一部分而发育,导致输卵管妊娠。
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:
1、慢性输卵管炎:炎症使输卵管粘膜粘连,管腔变窄,影响孕卵的正常移行。
2、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:发育不良者,其壁之肌纤维分育差, 内膜纤毛缺乏,减弱了输送孕卵的功能。发育畸形者,输卵管较细长弯曲或呈螺旋状,或管壁有憩室等,使孕卵不能适时到达宫腔。
3、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:可异位于输卵管间质部,管腔变窄阻塞,阻碍孕卵的输送。
4、盆腔内肿瘤压迫或牵引:可使输卵管移位变形,阻碍孕卵通过。
5、孕卵外游:其移行时间长,不能适时到达子宫腔。
6、输卵管结扎后再通:由于结扎部位狭窄,影响孕卵输送。
中医学对本病的病机认识,目前尚未完善,仍在探讨之中,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中医及西医治疗的效果来看,其病因病机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条:
一、情志过极,气郁伤肝,肝郁气结,血运受阻,气滞血瘀,经脉阻遏,冲任欠通,精气不能通达于胞宫,发而为病。
二、经期产后,冲任空乏,湿热毒邪乘虚侵染,损伤冲任,以致气滞血瘀,经脉阻遏,精气不能通达于胞宫,发而为病。
三、禀赋亏欠,先天肾气不足,以致冲任不畅,精气不能通达于胞宫,发而为病。
【辩证施治】
本病未破损之前,当属少腹血瘀,为症积之证;破损以后,当属少腹蓄血,甚至出现气血暴脱,阴阳离决之危候,因而病属妇科之急症、危症。
本病在病史上往往有长期不孕,继而有短期停经史(约六周左右),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,在流产或破损之前,除有妊娠表现外,一般无明显症状。部分患者在下腹一侧有隐痛,双合诊子宫稍胀大变软,与停经月份不符,可能发现一侧附件处有软性包块,稍有压痛。破损时,患者突感下腹一侧出现剧烈撕裂样疼痛,出血量较多时,有肛门坠胀和排便感,随后,阴道不规则下血。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和剧烈腹痛,可出现晕厥与休克。检查时,下腹部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,出血量多时,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。妇科检查时,阴道内常有少量血液,后穹窿常饱满,有触痛。子宫颈有明显摇举痛,内出血较多时,子宫可有漂浮感。阴道后穹窿穿刺如能抽出未凝血液,即可确诊。若为陈旧姓子宫外孕,可在子宫直肠窝处触到半实质性压痛包块,边界清楚,且不易与子宫分开,时间日久,血肿包块机化变硬。临证可分为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。对于少腹瘀血之实证,治以活血化瘀为主,对于气血暴脱者,当急施补气固脱之法,同时,配合西医吸氧、输液或输血等抢救措施。治疗过程中,还应尽早重视对兼证的处理。
标签: 女科宝鉴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