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读医随笔》 - 燥屎与宿食用药不同 燥屎为津液耗虚,肠胃枯结,而屎不得下,是阳之有余、阴之不足也;宿食为胃有寒湿,水谷久停不化,是阴之有余、阳之不足也。故仲景用承气治燥屎,以芒硝清热,大黄润燥,而以枳、朴推其气使之下行。若宿食不得熟腐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3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仲景抵当汤丸大黄虫丸 时医无术,不议病而议药,无问病之轻重,但见药力之稍峻者,遂避之如虎,而不察其所为峻者,果何在也?故病之当用攻者,轻则桃仁、桑皮,重则大黄、芒硝,再重则宁用牵牛、巴豆,而所谓 虫,虻虫、水蛭、蛴螬,则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0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暴病忌术 《伤寒论》霍乱条理中丸后,有脐上筑筑有动气者,去术,加桂。《金匮》水气篇苓桂术甘汤下,有少腹有气上冲胸者,去术,加五味子。世谓动气忌术,以术能闭气也。盖动气上冲者,气之不能四达也。寒水四塞,肾中真气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2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桂枝正治吐血 桂枝是温通血脉之为寒闭者。吐血病中,有一种肾寒而元阳虚者,胃寒而中气怯者,皆令血脉不能通畅,遂旁溢而妄行。《内经》所谓血泄者,是脉急血无所行也。其证得节即动,迟速有定期。如妇人月信者,脉既不畅,血盈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1.9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丹皮不凉(并桔梗) 张石顽曰∶牡丹皮虽凉,不碍发散也。窃尝丹皮辛膻异常,能通行血分,非性凉之药。 盖平而近温者,功用在归、芎之间,而其气沉降,不致不僭,故为良品。 王孟英曰∶丹皮虽凉血,而气香走泄,能发汗,惟血热有瘀者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2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虚损奇证 天下有奇证,即在常病之中,令人不可捉摸者。族弟成室太早,先吐血,继咳嗽,二年,始得诊之;脉数而涩,以温补脾肾,兼理肺气治之,即愈。半年回家,又接考试,病复发,又半年,始得诊之;身热,时时汗出,咳嗽气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1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新病兼补久病专攻 凡病皆宜攻也,而有时兼补者,以其内虚也。内虚之义有二∶一为内之正气自虚也;一为邪气在表,其表为实,邪未入里,其内尚虚也。新病邪浅,加补气血药于攻病剂中,故病去而无余患;若久病正气受伤,邪已内陷,一加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2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中风实在上焦虚在下焦 中风者,内燥化风,而复感于邪之所作也。内燥之故,亦致不同,有湿热久菀化为燥痰,壅满胃络,一旦或因劳倦,或因忧郁,或因天时不正,忽然晕倒,昏迷无知,四肢抽掣,呼吸有痰者,此热痰拥入心包,而气闭不通之证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3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瘀血内热 腹中常自觉有一段热如汤火者,此无与气化之事也。非实火内热,亦非阴虚内热,是瘀血之所为也。其证口不干,而内渴消水。盖人身最热之体,莫过于血。何则?气之性热,而血者气之室也。热性之所附丽也。气之热散而不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1W #读医随笔
《读医随笔》 - 伏邪皆在膜原 膜原者,夹缝之处也。人之一身,皮里肉外,皮与肉之交际有隙焉,即原也;膜托腹里,膜与腹之交际有隙焉,即原也;肠胃之体皆夹层,夹层之中,即原也;脏腑之系,形如脂膜,夹层中空,即原也;膈盲之体,横隔中焦,... 明灯中医 2022-03-01 2.0W #读医随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