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类经》 - 三十一、阴阳形气外内易难 (《灵枢·寿夭刚柔篇》) 黄帝问于少师曰∶“余闻人之生也,有刚有柔,有弱有强,有短有长,有阴有阳,愿闻其方。少师答曰∶阴中有阴,阳中有阳,审知阴阳,刺之有方, (刚柔强弱短长,无非阴阳之化,然曰阴曰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5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九、宝命全角必先治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(《素问·宝命全角论》) 黄帝问曰∶天复地载,万物悉备,莫贵于人,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 (天地之间,唯人为贵,干称乎父,坤称乎母,故以天地之气生。春应肝而养生,夏应心而养长,长夏应脾而养化,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5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二十、肥瘦婴壮逆顺之刺 (《灵枢·逆顺肥瘦篇》全) 黄帝问于岐伯曰∶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,夫子之道,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,夫子之问学熟乎?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? (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,言随应而解,若无坚据之难破者也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5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八十八、胃脘痈颈痈 (《素问·病能论》) 黄帝问曰∶人病胃脘痈者,诊当何如?岐伯对曰∶诊此者当候胃脉,其脉当沉细,沉细者气逆, (胃脉见于右关,所谓中附上,右外以候胃也。胃为多气多血之腑,脉当洪大,而反见沉细,故为胃气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7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二十三、持针纵舍屈折少阴无俞 (《灵枢·邪客篇》) 黄帝问于岐伯曰∶余愿闻持针之数,内针之理,纵舍之意, 皮开腠理奈何?脉之屈折出入之处,焉至而出?焉至而止?焉至而徐?焉至而疾?焉至而入?六腑之输于身者,余愿尽闻。少叙别离之处,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5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十、九针推论 (《灵枢·官能篇》) 黄帝问于岐伯曰∶余闻九针于夫子,众多矣不可胜数,余推而论之,以为一纪。余司诵之,子听其理,非则语余,请正其道,令可久传,后世无患,得其人乃传,非其人勿言。岐伯稽首再拜曰∶请听圣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5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六、三刺浅深五刺五脏 (《灵枢·官针篇》)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,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,以致其空脉气也。 (刺深脉者,亦必微内其针,盖恐太过,反伤正气,故但久留而引致之,使其空中之脉气上行也。) 脉浅者勿刺,按绝其脉乃刺之,无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5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十六、候气 (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篇》《小针解篇》《四时气篇》《终始篇》) 刺之而气不至,无问其数 (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篇》;无问其数者,必以气至为度也。即如待贵人,不知日暮之谓。) 刺之而气至,乃去之,勿复针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3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二、九针 (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篇》《九针论》) 岐伯曰∶九针之名,各不同形 (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篇》) 一曰 针,长一寸六分。 针者,头大末锐,去泻阳气。 (九针详注见下文。 音谗。) 二曰圆针,长一寸六分。... 明灯中医 2022-02-28 1.4W #类经
《类经》 - 十二、内外揣 (《灵枢·外揣篇》全) 黄帝曰∶余闻九针九篇,余亲授其调,颇得其意。 (调,法度也。言颇得其详也。) 夫九针者,始于一而终于九,然未得其要道也。夫九针者,小之则无内,大之则无外,深不可为下,高不可为... 明灯医学 2022-02-28 1.5W #类经